返回第二百七十九节 机密失窃(上)(第1/3页)  技艺天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技艺天王最新章节!

    “能促进合作自然是好事。不过我发现……金陵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都保护得不错啊。

    姑苏的刺绣、评弹、缂丝、金陵的金箔锻造,宜兴紫砂壶……每一件都有不小的名气,甚至名声远扬,既有商业化,也有艺术性!成就斐然。”

    秦淮十分惊讶,这一项项传统技艺都弄得红红火火,并不凄惨。

    不过相对而言,常州梳篦,丰县糖人贡、邳州纸塑狮子头,南通蓝印花布印染等技艺就要凄凉多了。

    尤其是丰县糖人贡。

    因为是祭祀用品,也即呈贡给死者……

    加上如今祭祀形式简单粗暴,没有仪式感,故而导致这门技艺快要传承不下了。

    “金陵省对传统技艺的照看力度不小,毕竟有阎老先生。”

    提及阎老先生,秘长满脸敬佩。这位老先生可谓巧捷万端,手腕、气魄、眼光都非一般人能比。

    早在多年前就致力于保护传统文化,为文化的发展铺路。

    秦淮点头赞同,阎老先生确实可以说是传统技艺圈中影响最深远的人了。

    不然也不会被称为核雕宗师。

    宗师这两个字眼,一般人哪称得上?

    哪怕秦淮有技艺,也不敢自称宗师……

    他只有技艺罢了,而阎老先生德艺双馨,且高瞻远瞩有整整四十年的贡献!

    秦淮差得远呢。

    不过有这样一位宗师存在,对整个文化艺术圈都是好事。

    阎老先生树立了一个偶像,有一千个工匠崇拜阎老先生,就会有一千个工匠学习阎老先生的品质。

    若有一千个工匠学习阎老先生的品质,那传统技艺圈将会是一片朝气蓬勃景象!

    所以秦淮要做的,是要把阎老先生的品质继承发扬……

    若将来有一千工匠学习秦淮的品质,传统技艺圈的繁荣便指日可待!

    这叫薪火相传。

    ……

    秦淮认真翻了几遍资料,眉梢渐渐戚紧。

    这些资料还不足在他脑海中具现一项项传统技艺。

    于是,秦淮只能拿出手机,挨个联系每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

    三个小时候后,十六通电话结束。

    “还是不行。”

    秦淮眉梢蹙紧。

    隔着电话,只有语言描述而看不到实物是无法深入了解一门传统技艺的!

    而且……有些继承人怎么闪烁其辞?

    或者说有心事?

    秦淮皱着眉头将资料合拢。

    阻碍初步显露出来了!

    不得不说,想要将不同圈层的传统技艺守艺人聚集在一起,确实难度颇高。

    迄今为止,只有官方成功聚集过,像奥运会,像世博会,像省内会议。

    但是。

    官方只能召开会议进行督促,喊些口号,并不能促成技艺与技艺的碰撞。

    会议一过,守艺人又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私下的合作几乎不可能。

    你也是几百年的优秀传统技艺,我也是传承了上千年的优秀传统技艺,谁主谁次?

    你是复古理念,而我尊崇革新理念,设计稿到底听谁的?

    彼此都不能心服口服的情况下,便需要有一位能让人信服的奆佬镇压住他们的傲气。

    这样的奆佬……

    秦淮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

    ……

    ……

    “秦先生不妨将守艺人全部聚集到金陵。

    场地的话……如果以秦先生的名义向齐记申请,并不困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