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六节 煮茶焚香,编织竹器(第1/3页)  技艺天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技艺天王最新章节!

    事后。

    林栎起身拿出手机,给秦淮打电话求助。

    师父可是玉雕界一座丰碑,哪怕岳父有苏杭城影响力最深远的玉雕厂,但也是猛龙过江。

    能不给名盖江左的秦核舟一些薄面?

    苏杭城的玉雕师可是人手一本师父编写的玉器研究笔记!

    师父在玉雕界有群众基础!

    如果师父出门,老岳父无论如何都得掂量一二。

    想到这里,林栎给自己插了一杆旗帜。

    稳了稳了。

    师父这株大树真是好乘凉啊。

    林栎笑容满面,然而,几通电话拨向金陵,却如石沉大海一般无人接。

    林栎心脏咯噔一跳,黯然失色,面部表情缓缓石化。

    不会罢,关键时刻师父居然不接徒儿的电话……

    还想着师父明天霸气登场,只是挥了挥衣袖,老岳父就忙不低点头答应婚事呢。

    结果,人间蒸发了,还是说师父还在忙碌?

    林栎想起以前蹲在师父家门口的悲惨往事。

    想必现在师父正有要紧事……

    ‘对啦,师父都结婚了,也有夜生活嘛,懂了懂了。’

    林栎露出一个茅塞顿开的表情,心照不宣的笑了笑。

    嘟嘟嘟给师父发了一篇三百字的求助短信,尔后关机,遁入失联状态。

    而远在金陵的秦淮和商雅,其实并不忙碌。

    而是悠闲的坐在屋顶小阳台上,一套茶具,一柱清香,坐在一起煮茶聊天。

    阳台上栽种的蔷薇花已经开成了三堵花墙,在夜间绻缱自赏。

    茶席放置在正中间,此时炉水沸腾,茶香袅袅,与焚起的香气混合在一起,被习习的微风吹入肺部。

    透过明净的玻璃顶,看不到星光,但能看到一轮皎洁的明月。

    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墨纸砚、茶叶杯盏皆极精良,亦是人生一乐。

    雅致的氛围,让人心无杂念。

    在煮茶的间隙,两人还拿来竹蔑,在一旁慢慢编织着。

    淮竹初长成,青绿自然,切削成红线宽,窄窄的一片,薄若蝉翼,摸起来软软凉凉的。

    秦淮给商雅教了一种三角孔编织法,即以三条篾起编,第一条在底,第二条在中央,第三条在上交叉散开,而且角度相等。

    第二次再以六条竹篾,分别穿插,而后依次逐渐增加。

    用三角孔编织法能够编出一个蔑制正六边形竹垫,几何图案,配上青绿的颜色,霎时好看。

    相比于塑料制品,更环保清雅,淡淡的竹香更是令人心情愉悦。

    秦淮一边手把手教导,一边给商雅讲述。

    “竹器是一种陪伴了中华家七千年的编织品。

    因它能够长久的保持新竹的绿意,所以几千年来,一直丰盈明媚着中华家的日常生活。

    竹呢,浑身都是宝贝,竹笋可以吃,竹鞭可以雕刻工艺品,树干可以制造蔑器和茶具,还能当做引山泉的管道,妙用很多。

    竹器亦多种多样,装饰品如花器,杯垫,珠帘;

    生活用品如凉席,茶篓,箩筐,簸箕……

    几乎存在于中华家生活的方方面面。

    细软轻巧,富有韵律感和节奏美的篾片,被心灵手巧的手艺人穿插折叠在一起,变成一件件格均匀细腻的竹器。

    它们或浅白,或青绿,携着竹林飒爽的四月清风,穿过神州大地的千家万户。”

    在秦淮细细的讲述中,商雅一搭一搭的编织手中竹器。

    有讲述,才有感触,有讲述,才能感受到其中的风、雅,有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