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三章 井喷行情(第1/2页)  完美K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东的大宾利靠在阿三老店的门口格外扎眼,梅豪韵毫不客气地揶揄道:“你小子知道将来是怎么死的吗?嘚瑟死的。我说你就一证券营业部老总,开啥宾利呀?”

    “诶,豪韵啊,哥也没什么别的爱好,就看上个车,又没多少钱,你至于吗?”刘东满不在乎地说,“再说我现在不是天天跟那些民企老板打交道吗?排场还是要一点的,你瞧黑山,都搞上劳斯莱斯了。”

    “切,你们俩真是相见恨晚呀!”梅豪韵朝他翻了个白眼。

    “得得,不说这个了。豪韵,你说这行情是不是疯了呀,才几天啊,就涨了2000多点。我这边的融资额度都翻了几倍了,还不够用。这帮家伙越买越赚,越赚越买,账户蹭蹭地往上翻倍。相比之下,我这点息差简直就是搬砖的钱了。早知道我也买点股票了。”

    “你就知足吧!还嫌赚得不够多?别眼红了,卖铁锹的肯定不比掘金的少赚,而且安全得多。”

    “话不是这么说的,谁会嫌钱多呢?对了,最近找我做定增和股权质押的非常多,他们背后都在搞‘市值管理’,说得好听,不就是坐庄吗?你说我能不能跟一点儿?这点面子他们不会不给的。”刘东不依不饶地说,一脸的笑容好像又有几个亿已经揣进了口袋似的。

    “诶,我说你到底是缺吃喝还是缺玩乐啦?要这么多钱干嘛?钱多了不是财宝而是炸药。你现在配资赚的那些钱已经属于灰色收入了,再去跟庄,肯定不能用自己名义吧?那你这么巨额的财产怎么说得清楚呢?你要这个钱干啥?”梅豪韵语重心长地说。

    “也对,其实我也花不了什么钱。就是看着别人赚钱心痒痒。行,听你的,不买就不买,安安稳稳的。”刘东的本性其实并不贪财,他就是一点就着的性格,如此火爆的行情怎么可能不燃*烧他的“小宇宙”呢?

    央行降息的决议像是一颗火星引*燃了高升炮仗,市场顿时井喷,券商板块带动大金融随后蔓延至所有大蓝筹纷纷涨停,短短三周不到,指数从5000点不到一路飙升至7000多点,股民们个个燥热不安,媒体坚称这是大牛市的起点,分析师们高喊两万点不是梦。然而带领景德基金赚得盆满钵满的梅豪韵却感到了些许不安。

    他并不反对融资炒股,甚至倡导股市应该引入杠杆资金。在梅豪韵看来,中国的老百姓风险偏好比较低,大多数民间财富都倾向于储蓄而非投资。因此中国的融资结构是失衡的,间接融资的规模远远大于直接融资。管理层多次提出要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但是居民的风险偏好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的。风险承受力高于股市波动的资金总量就那么多,增长速度跟不上直接融资的需求,股市的资金面就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直接导致了跌多涨少的局面,继而更加强化了股市的投机性,低风险偏好的资金更不愿意进入股市,从而形成了负反馈机制。而杠杆就是一种风险的交换,通过这个工具,低风险偏好的资金可以用转移风险的方式进入股市,从而增加股市的资金供给,激活资本市场,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如今,梅豪韵的愿景实现了,银行、券商、信托各显神通,变着法子把资金通过杠杆注入股市,甚至互相较劲,竞争激烈。市场也如期涨起来了,眼看牛市已现,梅豪韵究竟在担忧什么呢?

    刘东刚开始做配资的时候,梅豪韵就确定了几条关于杠杆的红线,包括单票的持仓限制;严控杠杆比例;融资期限错开;尽量不采取强制平仓。直到现在,刘东和黑山他们都是严格遵守的。然而当前的市场,各类机构的恶性竞争,导致风控的底线一再被突破。杠杆率早就突破了1:3,有些甚至达到1:9。行情和融资额的同时井喷也导致了融资的期限趋于集中、融资买入的股票趋于集中、融资者结构和投资偏好雷同,这些现象都极易导致踩踏事故。

    梅豪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