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三十八章 回不去了(第2/3页)  逆水行周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单的取代关系,棉纺虽然压麻纺一头,但两者却能共存,因为诸如苎麻布、麻绳等麻纺织制品,依旧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中原各地麻种植历史悠久,虽然有不少地方改麻种棉,但麻田面积依旧在保持明显增长。

    所以,中原的纺织业,有了棉纺、麻纺这两条腿的支撑,已经开始快速奔跑,由此造成了一连串的影响。

    尤其是棉、麻的纺织,因为有了走锭纺纱机这种饕餮巨兽,不停的吞噬大量棉、麻,所以反过来刺激了棉田、麻田的开垦、种植,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巨大的用工需求。

    各纺织工场,需要大量女工来操作越来越多的纺织机器,为此,工场主们给女工开出了平均每月超过两贯钱的工资。

    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男丁给人帮佣,月工钱不过一贯,而一个柔弱的女子,到纺织工场“上班”,稳稳每月收入两贯。

    若是熟练女工,收入还要高。

    所以,即便在纺织工场上班很辛苦、很累,容易落下胳膊易脱臼等毛病,又要长期在纺织工场吃住,依旧有许多人家让自家未婚女儿甚至已婚妻子到纺织工场上班,挣钱补贴家用。

    当棉麻收获季节到来,就是纺织工场

    全力开工的时候,巨大的用工需求,以及丰厚的工资待遇(相对),如同磁铁一般,不停吸引大量外地百姓到纺织工场所在的城池、商埠定居。

    各地纺织工场生产的棉布、麻布供不应求,经由火轮船、火车运往各地,甚至运抵海港,装船销往海外,蓬勃发展的纺织业,为各地纺织场主和织造司带来丰厚利润,也为朝廷带来丰厚的收入。

    林有地以面前这台纺织机举例,说明纺织业给国家带来的影响。

    这样一台纺纱机,价格可不便宜,除此之外,日常维护费用也不低,但订单依旧纷至沓来,原因就在于这种机器是摇钱树。

    只要有充足的原料,只要蒸汽机的煤不断,这台机器就能一直纺纱,对于工场主来说,投一文钱到这台机器里,机器会吐出至少三、四文钱出来。

    前提是产品卖得出去。

    但这个问题没人在意,因为旺盛的市场需求,让纺织工场不愁自家产品的销路。

    是兴旺的国内外贸易刺激了纺织行业的发展,其中,宛若无底洞的海外市场,让所有纺织工场主为之疯狂。

    同样质量的一匹布,销往海外所得利润,至少是销往国内所得利润的一倍以上。

    所以,周国的纺织行业靠海外市场赚钱,然后补贴国内市场,即让工场主赚到钱,也让国内百姓得实惠(低价买好布)。

    兴旺的海贸,撑起了中原纺织业如今的规模,试问,朝廷能禁海么?

    在场的代表们默默摇头,徐文远亦是其中之一。

    林有地继续说下去。

    周国的海贸,不仅对外销售茶叶、瓷器、丝绸、生丝,还销售大量手工业、工业制品,这些手工业、工业制品,需要大量的工场、作坊进行生产。

    所以,这些工场、作坊需要雇佣大量劳动力,又要获取大量原材料。

    由此养活了一大批人,纺织业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是,光有产品还不行,还得有低成本的交通运输方式,才能确保产品的运输、销售,那么,由贸易带动的货运需求越来越旺盛,火轮船和火车运输才有了用武之地。

    火轮船和火车,想要动起来就得烧煤,烧煤就是烧钱,成本摆在那里,而要维持庞大的蒸汽动力交通运输网水、陆),前提是有大量的货物需要运输。

    只有这样,火轮船和火车跑起来才不会亏本,才能够实现盈利,才能长期运营。

    朝廷当然需要火轮船和火车,但是,仅靠官员往来、军队调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