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一章 知音(第2/2页)  逆水行周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仅就这一点而言,其他所有人都比不上。

    宇文十五自幼就跟着宇文温,却是忠仆,而称不上“知音”,李三九亦是如此。

    许绍、郝吴伯、郑通,还有虎林军诸将,是宇文温的潜邸元从,尤其许绍、郝吴伯,尉迟炽繁觉得能说是宇文温的朋友(潜邸时)。

    但对于储君之事,却无太多影响宇文温决定的能力。

    至于王、刘炫、刘焯,是因为有才华才得宇文温赏识、重用,涉及到储君的事情,最多如许绍、郝吴伯这般,劝谏是可以的,但宇文温听不听那是另一回事。

    但杨济不同,因为“知音”可比朋友要高一个层次。

    其他人,无法和宇文温一起商量一些奇奇怪怪的技术问题,无法和宇文温频繁漏夜长谈,无法得宇文温的各种“奇怪”差遣。

    虽然尉迟炽繁不知道杨济知的是宇文温的什么“音”,但她相信自己的直觉不会错。

    那么,一旦涉及储君废立,其他人的劝谏未必有效,但英国公杨济的劝谏,宇文温听进去的几率会大很多。

    所以,尉迟炽繁就得时不时提醒儿子,即便杨济一直以天子孤臣的态度行事,也得想办法和对方拉近乎。

    不求

    杨济在宇文温面前说好话,好歹不要说坏话。

    当然,若杨济愿意适当为太子说好话,那更好。

    太子一般不宜和重臣结交,这是犯忌讳的,但尉迟炽繁当年生宇文维城时难产,杨济当时和刚还俗的吴明在院外诵经,有这个恩情在,太子适当的亲近杨济,倒也是不错的理由。

    这一点,宇文维城明白,但也知道过犹不及,英国公杨济似乎奉行“明哲保身”,和他以及几位皇子的关系一直是“不远不近”,真要和对方亲近,必须讲究“策略”。

    对此,尉迟炽繁给了个建议,建议太子妃韦氏,多和英国公夫人冼氏接触。

    “你是知道的,英国公夫人出身岭表冼氏,所以...有些外命妇暗地里讥讽,若太子妃多亲近她,想来英国公会领情的。”

    “还有,英国公坐镇岭表广州多年,和当地豪族关系也不错,岭表的冯冼氏、陈氏、宁氏,也借着英国公夫人这条线,时常向英国公嘘寒问暖....”

    “你父亲很看重岭表,还让你弟弟坐镇岭南西道,黄州乃至山南各大商号,都在岭表有人脉,所以,太子妃跟英国公夫人多交往,能和岭表那边搞好关系,反过来,也能和山南这边搞好关系....”

    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