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 夜未央(续)(第2/3页)  逆水行周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拉绳扔出去,大量刺鼻的浓烟冒出笼罩四周,一时间人群大乱,张\定发等人消失在其中。

    “那罗延...”

    背后中箭的独孤伽罗吃力的喊着,死抱着杨坚不放,嘴角溢出鲜血,身体渐渐发冷,外甥李渊扑了上来,要扯着姨母撤退。

    “叔德...姨母不行了...”

    “姨母!!御医就快来了,再坚持一下啊!”

    独孤伽罗看着外甥李渊,似乎看见了自己的四姊,她勉强抬手摸了摸李渊的面颊,用尽力气吐出几个字:“叔德...无论如何要保住性命...姨母不会怪...”

    “姨母!”

    “若是来不及,把你姨父...烧了,不能让他们辱尸...”

    话音刚落,手臂落下,独孤伽罗再无气息,而一旁的元昭训早已吓得瘫坐在地,怀中杨俨嚎啕不已。

    赶到面前的禁军将领,见状方寸大乱:太子没了,陛下没了,若是皇后在,倒是能撑住局面,结果也没了,剩下个屁事不懂的皇太孙,宗室又都在皇宫外和叛军作战...

    谁来主持大局啊!

    。。。。。。

    青门外尸横遍地,一番血战之后,周军在内应的帮助下控制了城

    门,大股骑兵冲入城内,当中一人为亲兵重重护卫,正是周军主帅宇文亮,其后是长子宇文明。

    数人迎了上来,为首一人正是郕国公梁士彦,其余几个则是一同起事“反正”的“大周忠臣”,他们先前还担惊受怕,如今见着周军入城,那至少意味着有条退路。

    若事情进展顺利,那可就能收获功名利禄,用家性命豪赌换来的功名利禄!

    宇文亮掷鞭下马,上前和梁士彦双手紧握:“多亏郕公接应!”

    “杞公!我等罪臣盼望王师克复长安久矣!”

    梁士彦对宇文亮做出的姿态很满意,若是对方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和他说话,那真是让人心中不是滋味,种种承诺怕是要打折扣。

    宇文亮先介绍了自己的长子,然后问道:“这几位是?”

    “俱是反正的大周忠臣!”

    梁士彦开始简略介绍,刚介绍了乐安郡公元谐,一旁的郑译不顾失礼,赶紧插话:“罪臣郑某见过杞国公,郑某愿将功折罪,助王师收复长安。”

    梁士彦身边众人看着郑译的眼光有些鄙夷,虽然他们本身有反复小人的嫌疑,可“半路加入”的郑译更加突出,当年要不是这位和刘昉勾结杨坚夺权,大周那里会如此内乱。

    宇文亮却不以为意,哈哈笑道:“沛公自两河口一別,为山南传来不少长安的消息啊。”

    梁士彦闻言有些意外,他和宇文亮在两河口大战时,监军长史便是郑译,乱军之中郑译有一段时间下落不明,事后据其自述是侥幸脱身,如今看来这位墙头草应该是被俘了,从那时起便投靠宇文亮做内应。

    郑译听得宇文亮这样说,心中石头落了地,知道是“小老弟”宇文温已和其父宇文亮打过招呼,看来今夜这孤注一掷算是对了。

    宇文亮又问舒国公在何处,梁士彦叹了口气说道:“有人告密,杨坚先发制人,舒国公于府邸被围,不幸战殁。”

    宇文亮点点头,面露遗憾之色,不过内心却松了口气,因为他刚才是和梁士彦在演戏。

    刘昉与梁士彦新妇私通的消息,还有其外甥裴通可能会告密的事情,是宇文温告诉宇文亮的,又由宇文亮转达给梁士彦。

    宇文亮不知道次子是如何知道这种事,不过如今看来,真是一箭双雕。

    当年协助杨坚篡权的“黄(舒)、沛”,不死一个没办法交代,如今刘昉死了,剩下个郑译正好拿来效仿汉高祖与雍齿故事,用来安抚人心。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