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四章 战锋(第2/3页)  逆水行周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向前突进,希望以这种方式突破周军长枪阵。

    然后他们遇到了周军的“老鼠队”。

    一个个身着铠甲的周兵,双膝跪地弯腰在长枪丛林下膝行,膝盖处包有厚布,手拿短刀,似乎是早有准备一般。

    这些周兵似乎很擅长在直不起身的情况下作战,奋勇突阵的隋兵,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弯着腰下根本施展不开,要么被刀砍死,要么被长枪刺死。

    老鼠战,是虎林军对这种作战形式的称呼,“老鼠”们配合长枪兵作战,是为“立体防御”。

    周军左翼数个方阵不要命的冲锋,隋军根本来不及反应便被突破右翼,而其左翼随后也被突破。

    中央部分由楯车组成的盾墙,成了无用的摆设,石灰弹已经停止发射,但生石灰雾已经将中间步阵折腾得够呛,土丘上的弓弩手开始加快射箭频率,但他们遭到了狙击。

    随着长枪阵推进的周军弓弩手开始发力,先前为了不拖慢方阵的推进速度,他们并没有在行进途中放箭,如今混在人群中正好和位于高处的隋军弓箭手对射。

    弩臂附有铁片的单兵绞盘弩,破甲能力十分惊人,所以上弦需要用到摇把,在这种箭道笔直破甲能力凶残的弩面前,身着裲裆铠的隋军弓

    弩手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双方步阵撞击的结果,是隋军左右翼开始出现不可遏制的松动,即便是有悍不畏死的小股隋兵,也都死于密集的长枪丛林之下。

    中间盾墙后的隋军,推开楯车后要冲出来攻击两侧周军的侧翼,但他们在密集的长枪面前无计可施,而正当面的周军大弩已经换上了弩箭。

    有效射程至少有五六百步距离的大弩,对正面不过两三百步距离上的隋军士兵展开屠杀,隋军步阵以不可挽回的颓态开始面松动。

    隋军步阵位于土丘前,被周军从两翼这么一挤,不由自主的后退,倒退着上坡又要和当面敌人作战,难度可想而知,按说仰攻会稍逊地利的周军,列着整齐的队形向土丘推进。

    不避箭矢,即便身边同袍倒下也绝不退缩,没有畏惧以及顾虑,主帅没有号令,那就一往无前,直到眼前敌军部倒下。

    如潮的号角声从隋军大阵后面传来,精锐的隋军骑兵悉数出动,从土丘左右翼出现,连同先前突击大弩失败的左右翼骑兵,向着周军大阵包抄而来。

    面对着如同刺猬般的长枪阵,他们没有贸然冲击,拿出骑弓不断地放箭,这是骑兵对付结阵步兵的惯用招数,虽然骑弓射程比步弓近,但胜在骑兵的机动能力。

    围着步阵射,若敌军弓箭手调度不当,那么伤亡就会加大,步阵的长矛兵和刀牌手只能受着箭羽,受不了就会崩溃,到那时就是骑兵突阵的时候。

    然而此时的周军步阵,丝毫没有崩溃的迹象,逼近土丘的步阵,前后左右都有长枪对外,阵中的弓弩手开始和隋军骑兵对射,而位于中后部的大弩阵地,更是如鱼得水。

    一千弓弩手,其兵员是是归附官府的山民,在黄州安了家,分了田地,又有充分的训练,精良的装备,士气十分高涨。

    弩手用的是绞盘弩,三段射击,每射击一次就能收割一片隋军战马,落马的骑兵失去了速度,只有死路一条。

    弓弩手身着西阳铠,可以和隋军骑兵对射,而弓手用的箭部是射马箭,如同平头小铲的箭头,可以轻易切开战马的肌肉。

    一般的破甲锥形箭头,射在马身上只能引起剧痛,好的战马能忍住这种剧痛,可再能忍的战马,肌肉被切开后也无力支撑。

    无论射在马身何处,都可以切出血淋淋的伤口,袭扰的隋军骑兵为了提高速度,马是没有穿上多少马铠的,所以他们在准备充分的周军弓弩手面前,渐渐伤亡惨重。

    眼见着效果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