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求学(续)(第2/3页)  逆水行周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张书单,图书馆藏书的目录上面都有。”萧瑀说到这里,特地提醒了一下:“书,可都是一本本的,叫做线装本。”

    孔颖达很纠结为何书是“一本”而不是“一卷”,自古以来书就是“卷”,又何曾听过“线装本”?

    “孔兄,州学的好去处可不止图书馆,还有一处地方也是让人趋之若鹜。”

    “此是何处?”

    “辩堂!所有人可在此辩论,即便是刘博士,也定时在此坐镇,任何学生都可以发问!”

    “此话当真!”

    孔颖达闻言眼睛一亮,他最喜欢辩论了!

    “当真,不过呢,刘博士很忙,时隔几日才有时间来,更多的是学子之间组队辩论,当然为了防止场面失控,都有州学先生主持。”

    “组队?这是什么?”

    “也就是几名同好一队,和另一队辩论,队中人人都能发言,免得一人说到喉咙沙哑,当然还有自由辩论,谁够胆的可以单枪匹马舌战群儒!”

    ‘用不着组队,我一个人就行!’

    孔颖达如是想,当然没说出来,他愈发觉得此次南下是来对了。

    “不知两位是住在学舍,还是住在各自府中?”

    “我等倒是想,奈何府里管得严,不许住...”

    。。。。。。

    西城,一处院子,萧瑀领着书僮走入大门,几乎是倚门而望的一位中年人立刻迎了上来:“殿下...”

    “都说了很多次叫郎君!”

    “是是是,小的一时口误,请殿下...郎君恕罪。”

    “阿舅呢?还在州衙么?”

    “国舅还在州衙。”

    “都说了不要叫国舅,你这般口无遮挡,要是我请人到家里做客被其听到了,你说他们要以何礼相待?”

    “小的明白,明白...”

    中年人讲话有些中气不足,外表看和常人无异,其实却是宦官,陪着萧瑀长大,又随着这位梁国皇子来到山南黄州西阳城,伺候饮食起居。

    “郎君这是要去哪?可曾用过午膳?”

    “用过了,我去阿姊那里。”

    萧瑀走出大门,他舅舅张轲的住处就在邾国公府附近,所以没走远便来到邾国公府门前,门房见了他便将侧门打开:“郎君请。”

    邾国公府规矩很严,萧瑀能得如此待遇,以梁国新安王的名号可不好使,那是因为另一个身份:邾国公侧室萧氏的弟弟。

    直接来到后院门口,守门的健妇见着他也没说什么,就这么让主仆二人进去,只是有一名侍女随行,毕竟规矩还是规矩。

    花园之中,一名年轻人正给两个四五岁大的小家伙念书,见着萧瑀走进,招手喊道:“萧兄!”

    “宇文兄!”

    萧瑀向着宇文理拱了拱手,随即继续前行,襄州总管宇文明长子宇文理,和他一样,得知经学名家刘焯在黄州办学授业,特地赶来黄州求学。

    宇文理的堂叔(其实是二叔)是黄州总管、邾国公宇文温,所以这位自然是住在邾国公府里侧院,而萧瑀本来也被姊夫安排住在侧院,不过因为张轲也在西阳,所以萧瑀最后还是住在舅舅家里。

    他去年就想过来,只是年初梁国皇帝萧岿去世,萧瑀为父亲戴了一年孝,今年要远赴黄州求学,母亲张太后哪里舍得,本是不答应的。

    不过刘焯的名气实在是太大,张太后觉得有弟弟张轲和女儿萧九娘在黄州,不怕没人照应,所以最后还是让儿子如愿成行。

    来到一处院子,刚进院门却见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郎撞来:“阿舅!”

    “浣奴乖,你阿姨在么?”

    “在...”

    小女郎扯着萧瑀往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