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2章 西塘遇友(第1/3页)  今后开始喜欢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反正也是一个人在上海,韩奕先斩后奏,像李佳说的那样,拉着一个小行礼箱,放上一些换洗的衣物,开着丘朗的红色488就往西塘出发。

    韩奕有时候工作久了就会想去旅行,但在付诸行动之前就会想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想了很久,找了很久,在今天拉着行礼箱的时候发觉旅行不需要有什么意义,只需要一个给自己找一个走出去的借口,趁此机会散散心,休息一下。

    西塘镇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是吴地汉文化的千年水乡古镇,国家5a级景区。这里有千年的水,千年的石板路,更有千年的底蕴。根据历史记载,这里曾出过进士十九人,举人三十一人,人杰地灵,如此可见一斑。

    对于韩奕多少有一些吸引力,至少上学那会想过去那里游玩。上午九点出门,历时约一个半小时,落脚民宿的时候还不到十一点。

    五月初,无风无雨,阳光也不烈,挺适合出来走走,算是抓住春天的尾巴了。

    民宿小店的周围有小桥流水人家,四周环绕着从音乐吧传出来的民谣,出门还能看着过往行人,三五好友畅聊小聚,不亦乐乎。而他虽只身一人,也能找到自己的乐趣。

    戴着两百多度的近视眼镜,拿着单反,沿着石板路慢慢走。拍着水上悠悠划着的船舫,想象着似划过千年,撞见那曾经的才子佳人。在某个桥上的拐角,遇见一个写生的姑娘,一支笔便将古镇活泛了起来。很多人眼里古镇的魅力,是画的魅力,于是他朝姑娘画着的建筑望过去,找了不错的角度,连人带物一起拍了下来。

    岸边都是停靠着的船舫,有的还挂着红红的灯笼,一切都是欢欢喜喜的味道。他坐上了一只船,翘长的船桨靠着船夫的力量在水上滑行,慢慢悠悠,晃呀晃,日子就是这样悄无声息的晃了过去。其实并没有说很好玩或者多舒服,只是心情愉悦,看到的,感受到的都很美好。

    下船之后,走到一座高桥之上,看着白墙墨顶,舟影波光,温暖阳光的晕染下恰如一幅淡彩的宣纸画。

    漫步在弄堂之中,踩着还有青苔的石板路,其石薄如皮故称石皮弄,有西塘“一线天”的说法。抬头时竟撞见了一纸绣花伞,若是撑伞的是白雪,那该是多么浪漫的相遇。

    差不多到午饭的时候,韩奕走到了一家小餐馆,点了红烧鳗鲤、馄饨鸭、炒鳝腐、水豆腐还有凉拌牛肉。因为早餐没来得及吃,这一桌子的菜基本上都吃得干干净净。

    吃得饱饱的韩奕,沿着西塘老街,走过石桥,穿过弄堂,看见许多的文艺小店,贩卖着小小的物件。他看了看似乎没有找到一个让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倒是挑了几本精致的日记本。

    反正时间还很充裕,明天回去一点也不慌,慢悠悠地走着。

    到了繁华的街道——塘东街,街道上可见许多的酒楼,以前就有“借问酒家何处有,胥塘河边处处楼”的说法。有人说西塘是儒商文化与平民文化的交会点,想必这是有根据的。或许受当时儒家文化的熏陶吧,百年老字号的药铺大门上有一副对联写着:宁药架满尘,愿天下无病。也就是说店家情愿药卖不出去,也不希望百姓受病痛之苦。可见儒家的“仁”、“和”思想深入民心。

    因为不是节假日的关系,也没有太多的游客,相对来说还挺安静。韩奕席地而坐在桥的阶梯上,享受阳光,看着自己拍的照片。

    在西塘,走着走着就会遇见一座桥,有水便有桥。圆拱型的便是环秀桥,历经几次修缮才得已呈现现在的模样,在桥的的两侧还有对联: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如此生动而又真实,如若你便是那乘坐船儿的游人,或许也会恍惚之间觉得,与这桥成了一幅画。桥下船儿游,桥上人儿停。

    走得有点累的韩奕也不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