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五二章 人迹窈茫,不失信心(第1/2页)  念那时依默,予拾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念那时依默,予拾璎最新章节!

    梅拾璎在上海总部报到。几位赴港工作人员结伴往南,到达广东境内口岸,轻松地通过了海关。拾璎随着入关的人流,踏上了香港这块土地。

    到达香港口岸入了关,港府的旗帜鲜明地展现于眼前。旗帜上,白色圆形衬托的香港盾徽;徽章上有代表英国的狮子和代表中国的龙共同手持盾牌。盾牌底部有两艘船,顶部是英国皇家海军皇冠的图案。

    一切,都是新鲜而又陌生。咸湿潮热的空气中,混合着热闹新与历险扑面而来。

    香港是一个港口城市,少数的白种人及混血儿是统治者。港督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代表着英王掌管着这块地域。这几年,从内地迁过来足有二百多万人口。大量人口的涌入,造成了住房的紧张。港府为解决这些人的住房,建造了一片拥挤逼孒的楼房。

    每家每户鸽子笼般的房间,共用厨房和厕所。梅拾璎在报社工作,宿舍只有一间小房间,小小的床榻,一翻身几乎掉下来。梅公馆大大的庭院,宽大的乌木床榻,小憩时松软的香妃榻,已经远远离去了;……简直是梦幻世界的存在。

    梅拾璎鼓励自己,等着,先等着;等爹娘到了就好了。

    来到报社工作,对于梅拾璎来说,完全能轻松驾驭。她丝毫不敢懈怠,毕竟,没有编辑采访的实战经验,得从一点一滴的小处开始学起。这里,有的是为了生存生计努力打拼的人。报社的职员,二十几岁到四十几岁的都有,她混迹于其中,也不很突兀。

    三个多月的时间,采编写流程已琢磨得差不多;梅拾璎可得心应手处理报社的事。

    她向同事咨询如何寻找爹娘,同事建议她,在报纸上登启事寻人。拾璎在报纸上登了启事;每天兴致勃勃等着,什么时候爹娘会找来。

    前两天,她极其亢奋地等在电话机旁,以为爹娘随时会打过来。同事们笑她,你爹娘得看到报纸;他们若看不到,你等也是白瞎。很多这样的启事,都没有任何回音。梅拾璎不信,依然信心百倍地等着。

    好像天公特意要考验她;……这寻人的启事,天天都上的;过去一个多月,仍然没有爹娘任何反馈或消息。

    拾璎从报社同事那打听到;国民党军队从内地撤退到这里,退役的老兵及其家眷集中居住在摩星岭的公民村。

    拾璎心里一亮;对,我该去那找一找。

    周末,梅拾璎起了个大早,跟同事借了一辆单车;跨上单车朝摩星岭方向骑。

    摩星岭原来是一个军事基地。战争结束后,这里成了国民党撤退老兵的住所。

    远远望过去,半山领有一大片普通的住房。她心想,那应该是公民村了。

    那时候没有来得及,或者是没有入岛证,没资格去台湾的老兵;不少人都居住在这。

    这些人闲散得很,在树荫下乘着凉。这靓女骑着单车来;她身材玲珑有致,模样实在是标致;多少年了,他们难得一见的美女啊。

    老兵的眼睛锃亮,齐唰唰地望向她。

    “靓女,你来找兵哥哥吗?”

    一位三十多岁,斜叼着烟卷的兵痞,流里流气地朝她走来。

    周围一阵哄堂大笑,几十双不怀好意的眼睛瞪着她;“伢子,你若是看中这靓女,你就赶紧上!”

    拾璎心里直打鼓,不由得一阵恐慌。

    她鼓足劲镇定下来。她脑袋一转,从包里拿出一小本本和一支笔;大方地说道:“各位兵大哥,我是报社记者。我受报社的派遣,来采访一下各位英雄的将士。你们住在这,衣食住还有保障吗?”

    “英雄的将士”这称谓一出口,老兵们的眼眶都热了;心里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我们八年抗战死伤多少人,能活着的,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