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三章 改编权(第1/3页)  从1983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新华公司,办公室内。

    侣海晏正在屋里看书,忽有个员工进来道“处长,有个叫许非的找您。”

    “许非”

    海晏顿了顿,才记起是跟马卫都、朱家溍一块吃饭的那位,之后一直没联系过。他有点奇怪,“请他进来。”

    不多时,员工领着个人进屋。

    “侣处长,打扰了。”

    “叫我名字就行,快请坐。”

    海晏一边客气,一边猜测他的来意,这位说是红楼梦的演员,跟自己貌似没交集啊。

    他今年32岁,童年时父母离异,15岁便离家谋生。后来当兵,退伍后被安置到市公安局劳改局,当了警察。

    这家新华公司隶属于公安系统,他是企业管理处处长,相当于部门经理。

    许非大大方方的坐着,聊了几句,瞥见桌上放着一摞稿纸,遂道“您是在写新书”

    “哦,随便写写,还没什么想法。”

    “您文笔这么好,期待大作。”

    “过奖了。”

    “不是过奖,前阵子拜完便衣警察,在可性上是头一份”

    他竖了竖大拇指,章口就莱,“我看过那些评论,都说这书俗,可好就好在俗上。”

    “怎么讲”

    “当文学以单一类型呈现时,说明它并非辉煌,百花齐放才是好局面。如今严肃文学太多,就需要通俗文学中和一下。再者说,通俗也不比严肃次,趣味、人物、故事、结构,各有各的优点。大仲马、张恨水写了一辈子俗文,可谁敢说他们不是大作家”

    一席话哧溜溜钻进海晏的心坎,被戳到了痒处。

    他自认便衣警察非常优秀,文笔、深度、故事性一应俱全,结果发表之后别说奖项,连关注都很少。

    不过他少年离家闯荡,阅历丰富,城府颇深,只笑道“水平不济,还需提高。”

    “呵呵,侣哥这么有天赋,不想在文坛继续发展发展,进个作协什么的”

    “老弟真会开玩笑,作协可不是随便进的。”

    “不是开玩笑”

    许非放下茶杯,道“我也不兜圈子了,我今天来是想跟您谈谈便衣警察的影视改编。”

    “影视改编”

    “哦,我现在在电视艺术中心工作,四世同堂就是我们的作品。”

    “”

    海晏瞬间心跳了两下,四世同堂在去年可是现象级的电视剧。

    “我是看了小说之后,觉得故事好,挺适合改编成电视剧,就冒昧找您谈谈,不知您的意思”

    “这个”

    海晏已经趋向于同意,但谨慎的个性又让他不能立即答复。

    许非见他脸上一汪水似的,两只小眼睛里却精光闪烁,遂道“要不您再考虑考虑,这是我的名片。”

    他递过名片,设计的挺简洁,上写京城电视艺术中心,许非,下面是一串座机号。

    “今天就不打扰了,有机会再聊。”

    许老师起身就走,并未给什么承诺。

    一部小说与一部电视剧相比,主导权在电视剧这边,因为选择的余地太少。不像后世,一个i被各平台疯抢。

    对方的心理被摸得透透的,必然想借着电视剧出名,只要剧火了,原作者也就火了,那以后的路途,像作协什么的,都不是妄想。

    “总算回来了”

    清早时分,几辆大客车停在了筒子楼门口,车门一开,胡则红率先跳下来,嚷道“以前总觉得它破,现在倒觉得像家一样。”

    “嗯,有种漂泊在外终于回家的感觉。”邓洁接道。

    “虽然家很破旧,但狗不嫌家贫嘛”

    欧阳第三个开口,遭到众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