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9 铺天盖地,都是天庆(第1/3页)  1979新香江之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脸兴奋的韩晓明一头闯进赵天庆的办公室,急不可耐地道:“老苗传回消息,新书得到美国作家协会的大力推荐,已经开始宣发了,今天晚上,就是美国的早上,《纽约时报》会开辟专栏进行介绍。”

    “哦?”

    赵天庆知道,《纽约时报》在美国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华盛顿邮报》,能得到他们的推介,将会给新书带来何等的助力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但美国人是现实的,于是问道:“花了多少钱,现金预算够不够?”

    韩晓明笑道:“老苗说一分钱都没花!他拿底稿到作家协会请人做推荐,那些美国佬看了阵阵惊呼,不停问老苗,这本书真的华国人写出来,怎么可能?”

    确实不可能,因为这本英文小说的名字叫《达芬奇密码》。

    二十一世纪美国最畅销的长篇小说之一。

    后世全球发行量超过6500万本的存在。

    《达芬奇密码》的剧情围绕各种文化符号不断展开,从艺术圣殿卢浮宫说起,达芬奇的名画、死海古卷、希伯来编码、隐修会、天主事工会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所涵盖的众多领域更是令那些美国作家相信这是一名东方的年轻人写出来的小说。

    《纽约时报》开辟专栏开始宣介《达芬奇密码》时,新书同步上市,这本只有38万字的英文小说瞬间在美国刮起了风暴。

    因为《达芬奇密码》给人带来的概念是颠覆性的。

    书中认为《蒙娜丽莎》并非是女性,而是达芬奇的自画像,且《达芬奇自画像》里的画家肖像,实际上也是一个“雌雄同体”。

    书中认为《最后的晚餐》中并非全部是男性,而是十二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一向被世人崇拜不食人间烟火的基督,也被作者从“神”变成了“人”,并声称他结了婚,还留下了后代。他的妻子,即是被他救赎的抹大拉的玛利亚。

    这些观点,完全就是对西方历史、传统文化的强力挑战,正如《纽约时报》推介的文章中写道:“天庆在书中惊人的解读,是将部分史实和小说家的虚构混杂起来营造一种虚构的真实,其间糅杂了悬念、凶杀和言情等元素,且在故事人物解读双关语、重组字母的环节中,充满了智慧和幽默,正是因为如此,这部长篇小说才能极大地提升了文本价值。

    作者天庆并不像普通作家那样简单的引用艺术史和宗教史,而是做了适当的修改,用后现代派小说的非线性叙述方式,以兰登和索菲的解密之路为主线,警方、天主事工会和提彬三方的阻挠行动则是三条副线,在多视角的转换闪回的叙事中,所有人物在同时间的共同行动得到全景式的展现,小说情节紧凑,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作家协会的先生们一致认为,《达芬奇密码》的文字简约而干净,即便是描写到爱情,也显得含蓄而隐晦,这是那些单纯依靠火爆场面或者以惊险刺激情节来取胜的作家们无法比拟的事情……”

    通篇充满称赞的文章被老苗连夜传真回来,交到赵天庆手中时已是深夜十一点半左右,无奈的时差。

    韩晓明击掌赞道:“庆仔,你真是神了!我听老苗说那些美国佬看了你书之后,一个个高声惊呼哦买噶的,惊叹不绝啊!”

    赵天庆微微一笑,这种局面早在预料之中,没有多说什么。

    蔡学飞守在旁边,之前赵天庆找人合作的事情他有所耳闻,戏谑地道:“韩老板,庆仔找你合作没有同意,现在后悔了吗?”

    小王八蛋,哪壶不开提哪壶!

    韩晓明尴尬地笑道:“后悔还有用吗?扯那么多干嘛!庆仔,要不我们开瓶红酒好好庆祝一下?”

    红酒,好像家里没有诶。赵天庆正要推辞,蔡学飞道:“我屋里有,你们等下!”

    好家伙,看来是随时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