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出征送君(第2/3页)  崔门嫡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直贴着楚轩的标签,于他们而言益处不大。

    “青州院那边,我们的外家太、祖父正在那儿,小舅舅也在。我去拜访他老人家,顺便去小舅舅那学点经。”他道。

    “小舅舅去了青州院?”崔璟萱惊讶。

    王氏的胞弟,王家二房嫡次子。在王家宗族里排行第九,她们倒习惯称他为小舅舅。王家子弟多优秀,十几位公子,几乎个个是才人。小舅舅的谋略,连朝里几位太傅也是交口称赞的。不过,王家锋芒太过,小舅舅拒了入朝为官,游历去了。

    王家何以为楚国清流之首,就凭着在天下文人眼中的崇高地位,凭着代有才人出的优秀子弟,凭着青州院的庞大影响力。

    青州院不比国子监,真正是做学问的地方,士族寒门都可在里面学习,许多当世大儒在里面讲学授课,青州院出来的学子,充了大楚文官的六成。这才是让皇室忌惮的地方。

    “恩,据说,小舅舅被外祖父踢去尽孝了。我和你郡主姐姐也要赶着去尽孝了。”崔璟炎看了对面柳西华一眼,笑着回她。

    轰隆一声,一直静静听着兄妹二人谈话的柳西华,耳边仿若炸开了烟花,炸的她都有恍恍惚惚。崔璟炎说什么?和她去尽孝?尽孝?和她?

    崔璟炎眼里映着崔璟萱和柳西华不可思议地僵住的身形,和忍不住瞪大的眸子,笑意又深了些。

    还是崔璟萱回神快些,不禁瞧了瞧对面的柳西华,又瞧了瞧崔璟炎,虽然她知道哥哥被赐婚了。但哥哥,素来是那种清冷内敛的人,这般话语,还真是不像他的风格。

    “怎么,不愿意去吗?”门外有浅浅的脚步身传来,料是何韧到了,崔璟炎眯了眯眼,问着对面还在僵着的人。

    “啊,当然要去。”柳西华语言比身体更快一步地反应过来,一点没羞怯,快速地清声应了。

    她追着他来当然就是打算跟着他去的。反正青州院也招女子。只是太意外了,这一个月了,崔璟炎忽然成了木头,只由着她跟着,这回,居然主动邀请,这是邀请吧,是邀请吧?简直意想不到的惊喜。

    崔璟炎这是被他打动了?

    ---------分割线----------

    崔璟萱十岁这年,京都的氛围很是诡翳,如同那冷油里夹着火花,一点就爆,但爆破之后又是一片死寂。欢喜与忧愁轮换着,折磨着贵族的心。百姓倒是一致的愁虑,人人自危。

    这一年,是明章十三年,励政四年。闹得轰轰烈烈的废太子风波终于落下帷幕。

    这一年,坐了太子位十三年的大皇子楚轩跌下神坛。

    终于,终究。

    这一年,大夏背弃二十年和平相处的昌邑合约,在两国交界处挑起战事。夏国兵力强盛,三日夺了八个城池,势不可挡。大楚却还在为着派谁出战而争论不休,前线胶着了几日。

    这一日早朝,朝堂又闹将开来,大楚不乏可用之将才。纵十年前赫赫凶名的老安国公折戟沙场,求和于夏,那也是新帝即位的权宜之策。

    真正难的,是三柱国手下的兵力,圣上信谁,愿意捧谁,敢于派谁。

    吵嚷了几个时辰,还是没有定论,一句容后再议打发了争论的众臣,明章帝扶着额头散了朝。

    东宫里,倒是难得的萧索,满目凄清,往日里成群的宫女太监也没了踪影,前太子用过的近身随侍,死的死,调的调。皇宫里,人命如草芥,楚轩做出的选择,累了身边之人。圣上一句话的事,便被发配边疆,楚轩救不了,这边是他应当付出的代价。

    “哥哥,你真的不后悔?”

    三皇子楚宸压着声音,仿佛绝望又仿佛解脱一般地问着。他站在殿中央,挡住了从宫殿门口直直射进来的光线,看着对面那人不悲不喜的神情,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