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章(第1/3页)  小乙种田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冬季没什么新鲜蔬菜,大多是腌菜和菜干下饭,如今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菜地里刚播下菜种,人们越发觉得腌菜和菜干难以下咽,正好初春新发的野菜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无论是蒜蓉清炒还是搅合到麦面里做饼,都跟珍馐一样,让人食指大动。

    很多野菜也就吃个嫩吃个早,等到它们唰唰的长大,味道变得苦涩就不能再吃了,陆小乙不着急,她还能抓住节气的尾巴,再吃上几顿鲜嫩的野菜。

    这不,特意去找余粮,笑嘻嘻的问他进山吗?

    余粮对陆小乙一贯有求必应,笑了笑进屋换身行头,背弓执茅英姿飒爽的在前面带路,陆小乙提着竹篮屁颠颠跟在后面。

    春季的山林是另一种美,区别于秋季的黄染和静谧,春季呈现一种绿意和生机。岩石和枯败的树干生满苔藓,菟丝和绿萝缠绕树干而上,新发的嫩叶像碧绿的翡翠片儿,透着春阳莹润剔透,不知名的雀儿莺儿在枝头跳跃鸣唱。

    脚下的枯叶早已腐烂入泥,山花山草挤挤挨挨长满山坡,不时有窸窸窣窣的声响从草丛灌木丛中传出,驻足等待片刻,便能见野兔或者小獾惊慌的逃走,把软软的春草踏出一溜青痕。

    陆小乙太喜欢这种富有生机的山林了,不由的深深呼吸着,仿佛要把沉闷一冬的浊气吐纳干净。

    余粮扭头朝她一笑,指着一棵苍松道:“记得那里吗?”

    陆小乙点头,“记得,冬天堆放柴垛和发现大灰灰的地方。”

    余粮赞道:“记性不错!”然后继续带路,一路穿花拂叶来到祁溪头。

    陆小乙在溪边寻找野菜,余粮在不远处修护陷阱,两人也不说话,偶尔回头看看对方,又埋头各忙各的。

    午时出山,陆小乙作为报答,帮余粮做了顿简单的中饭,野韭炒蛋、凉拌苦苦菜,外加蒿蒿菜馍馍,见他笑的欢,陆小乙也被感染的心花放,提着野菜篮子蹦蹦跳跳回家了。

    刚进院子,见两个妇人正拉着玉兰热情的说话,陆小乙乖巧的一一招呼过,便把野菜提进后院,见小丁正在用竹篾遮馕坑。

    原来是陆忠不载客改行做干粮生意,被村里有心人看去,传的沸沸扬扬,说陆忠每天拉一车饼去卖,生意好的很,有人忍不住了,便过来打探虚实。玉兰一直防着呢,赶紧吩咐小丁把坑遮挡好,笑眯眯的出去应酬那些村妇。

    陆小乙听得一脸黑线,她家干粮生意才做一个月,马上就有人上门打探,真不知道这些人咋想的,不由得心里憋气,帮着盖好馕坑,特意去前院看那些妇人生的什么嘴脸。

    来人是村里吴家大媳妇和陈家婆子,脸上堆着笑,说起话来更是婉转动听。

    只听那吴家媳妇笑道:“陈婶儿一贯会看相,平日里我们求着让她看,她还挑挑拣拣不爱搭理,今儿凑巧聚一起,陈婶儿就帮我和陆家妹子看看呗!”

    玉兰道:“陈婶儿平日里金口难开,今儿个我们还是别为难她罢。”

    陈婆子笑起来露出一口黄牙,“我今儿个心情好,就帮你们看看。”说完,陈婆子装模作样的端详玉兰一番,喃喃道:“要说这有福之人的面相,我可比谁都会看,就拿陆忠媳妇来说吧,眉心宽眉毛清秀,眼睛大眼神清明,耳朵大垂珠圆厚,这都是有福之人的面相。”

    玉兰笑,“啥福不福的,全是爹娘生的好。”

    陈婆子又道:“当初你刚嫁来陆家,我就跟村里的媳妇婆子说过,你绝对是个有福的,瞧瞧,让我说准了吧,分门立户杂事少,儿女乖顺身体健,男人还特能挣钱。”

    终于扯到正题上了,吴家媳妇赶忙附和道:“那是那是,陆忠兄弟可是咱们村出了名的能干人,去年赶车赚头牛,今年又改行买起烤饼来,我听人说,那些商人都抢着买,生意好的不得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