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章(第1/3页)  小乙种田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午饭桌上,陆忠吃着发面玫瑰饼,称赞道:“恩,这个不错,吃起来比死面饼软和。”

    陆小乙懒懒道:“爹,你看这饼咬开里面都是空的,卖三文钱一个有人买吗?”

    “肯定有啊!这馅儿看起来虽少,但花香味浓,甜味也正好,吃起来反而不觉得腻,而且个头也不小。”陆忠把手里的玫瑰饼掂量掂量,“一个快三两了吧,跟饭店里的馒头差不多大了!”。

    陆小乙两眼一睁,顿时来了精神,激动道:“真的吗?爹,你真的觉得这样能行?”

    “可以试试嘛!卖不掉拿回来自己吃也行!”

    陆小乙又问玉兰和小丁,都持肯定意见,小庚见自己被忽略了,把手里的玫瑰饼放回盘子里,不高兴的嘟着嘴抱怨:“大姐瞧不起人!”

    陆小乙又好心情的哄他,并奉上特意挑选的一个大大的玫瑰饼,小庚才笑着提出自己的意见:“三文钱太便宜了,卖三十文差不多!”

    陆小乙点头夸赞小庚最识货,提的意见最入她心。

    玉兰笑骂道:“一个比一个贪心!一个饼卖三十文都能买三升细麦面了。”

    “娘,粗麦面呢?多少钱一升?”陆小乙问。

    “粮食一天一个价,我哪里记得清楚,问你爹去,他天天在城里跑!”

    陆忠道:“麦面也得看过几次筛,越精细的越贵,就拿咱家这种粗麦面来说,粮店都卖四文钱一升。”

    陆小乙暗道:升是容量单位,斤是重量单位,要换算成斤的话,还要看装的是什么粮食,一升面和一升米的重量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古代的一升比现代的一斤要重些,一升面约重1.5斤,如此估算下来,这个朝代一斤细面大约六到七文,一斤粗麦面约两到三文。

    上次去牲口市场收集的牛马价格,陆小乙确定鲁国的物价比宋朝便宜些,再结合前世看过某篇关于《水浒传》里物价跟现代物价对比报告,预估宋朝一文铜钱约等于0.7元人民币。那么,陆小乙也大胆的预估鲁国的一文铜钱等于0.6元人民币,一斤细面约合人民币3.6~4.2元不等,一斤粗面约合人民币1.2~1.8元不等。

    这个价格虽然跟现代社会的面粉价格相差不大,却没有可靠的说服力,毕竟现代社会农业发达,粮食产量高,古代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而且,米面等粮食价格又跟年景息息相关,若是遇到灾年和战乱,粮食的价格一天三涨,多少人拿着银子也买不到粮食。

    所以,陆小乙得出的结论是:管它现代古代,活在当下最好!

    陆小乙想的入神,直到玉兰碰她一下,递过来一个饼,问道:“想什么呢?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我在想一个饼卖三文钱亏不亏?”

    玉兰笑道:“保证不亏,和面的时候我留意着呢,咱们那瓢子一瓢就是一升面,我一共挖了六瓢,那就是六升面,你再数数咱们做了几个饼?”

    六升面大约九斤,按四文一升就是二十四文钱。

    陆小乙再伸手数了一遍饼子数,加上送给余粮和西院的三十个一共有四十五个,平均下来一斤做了五个饼,每个饼子的成本才0.5文,参照前世一斤面加水和酵母能发一斤半面来算,平均每个饼子重量在三两左右,算上辅材刺玫花、糖霜和酵母,再算上人工柴火等杂费,卖三文钱一个也算合适。

    玉兰又道:“要是细面,发面效果会更好,一升面能多做两三个。”

    陆小乙马上又开始盘算细麦面的成本,卖六文钱一个的话,利润竟比粗面高的多,想到这里,陆小乙笑的见牙不见眼。

    玉兰瞧她财迷的样儿,训道:“快吃快吃,有啥话等到吃完再说!人家大户人家的小姐都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你这样的性子要生在那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