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说一说(第1/2页)  80青年的笔下光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打过架后就和那个老板儿子不说话了,一直持续到过年完工有大半年。

    一共挣了不到4000块钱。

    当时省城的技校来村里拉人头,宣传的天花乱坠,其中包括安排工作。

    这一项才是让家长说服常亮去上学的原因。

    那时候大学生都不包分配,技校给毕业技校生安排工作,这吸引力可大多了。

    不管怎么说,常亮算是去了省城从新踏入了校园。

    上了1年半,就被安排进一家国企单位。

    学费交完学校保证毕业证肯定能拿到,年长一些的同学说这样的考试简直就是学生的最爱。

    监考老师是一位文化课老师,他在讲台上的黑板上写答案告诉一帮学生,別抄一百分就可以

    常亮说“那时候我是第一次觉得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老师,考试把答案写给你看”说到这里都是哄然大笑。

    明白懂事以后,才觉得这就是个笑话。

    虽然有些说不出来的情绪,但是口中一拐说起了当时技校的作风问题。

    常亮上的是一所厂办技校,改革后企业甩脱包袱,办学效益主要靠收学费。

    当时的技校招生办有个副校长分别负责两个方向,一个负责招生,一个负责和用工单位对接。

    负责招生的副校长满省内像做业务似得撒遍业务员,代理遍布各个省内乡镇农村,只要一个学生入学第一学年学费缴齐,返点1500块。

    负责对接的副校长省内省外的找企业,根据学校开设的专业安排一茬一茬的懵懂少男少女,完任务一样的塞进去。

    反正给你安排工作了,前途什么的你一个技校毕业的,早早的开始挣钱了,还能说学校的错?

    就是这样一种粗暴的对待,很现实的交易。

    你交学费,我教你点东西就可以走了

    人生的路回头看,多少会为自己的幼稚给逗乐,说给付叔和阿姨也是一种豁达和亲近。

    常亮喝口核桃奶接着说。

    进入国企一月00块的工资,吃住正好花完。

    每天骑着淘来的自行车,往返与工厂和城中村出租房之间。

    国企的福利还是可以的,每半个月一箱品牌牛奶,劳保用品一周一发,有透明皂和洗衣粉。

    逢年过节都有额外的福利下发,多多少少都有点。

    分配在一个厂区范围的同班同学一起上下班,日常生活的趣事也不少。

    做饭每天都合在一起吃,饭后就是打牌打麻将,偶尔晚上一起到楼顶喝啤酒聚一餐,也是过的有滋有味。

    同学间的谈情说爱多了起来,常亮那时候才16不到17岁。

    时间大多数都一起踢足球玩篮球,周末公园陪着几对情侣磨鞋底都能耗上一整天。

    后来直到国企改制地皮被收购,才算真正踏入社会,开始苦于愁的生活磨难。

    那时候掌握一门技术熟练的运用在工作中,对常亮来说是很困难的。

    一个个厂子呆下来,慢慢工作变成了产品售后技术服务。

    后来迷恋一段时间的s游戏,工作丢了转到了服务行业。

    先是被一个酒店岗位职业培训后,慢慢做到了岗位上的头头,后来嫌弃作息时间太占时间,到一家茶楼应聘做领班。

    茶楼的作息时间还不错,八时工作时间一下子上完,其它的时间都是自己。

    人生的机遇就是这样,某一个年龄段在同龄人之间,对比还在校园的伙伴已经让他们羡慕不已。

    每天上班八时工资一月100元左右,偶尔收个费的月收入还能够触摸下000元这个基准线。

    当时付涛也在一个城市上大学,还经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