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随笔二 关于儒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的认知(第1/2页)  到地球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实我对儒家学说只知皮毛,但我有探索情怀,思辩的情绪在我心中挥之不去,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就本书中涉及的两个儒学的基本问题,谈谈我个人的认知。

    一、关于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儒家学说的最重要的理论,也是引起后人争议最大的理论。这句话来源于《大学》开篇,将原文摘录如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

    这就是后人挂在嘴上奉为经典的儒家名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处。

    当然稍微看过儒家四书的人都应该知道。

    其实这是孔夫子教导学生要想成为“明明德于天下者”所要经历的八个阶段或者说是要做的八件大事,然后才能成为明明德于天下者。“明明德于天下者”是什么人?那是圣人!也就是说孔夫子告诉学生要想成为圣人就必须经过这八个步骤,这就是圣学。

    至于后人包括现代人,断章取义,甚至作为人生鸡汤,我们估且不作评论,反正后人没有几个能称圣的。我们还是说说“格物致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通过原文的摘录,我们知道讲过来说过去,绕来绕去,反正最终的落脚点是‘格物‘。也就是说,要想成为圣人,你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格物。

    “格物、物格”其实也不难理解,但要理解透理解对则是难上加难,这也是之后出现儒家多种流派的根本原因,比如理学,比如心学。

    模模糊糊的讲,“格物”就是穷极事物,但一较真就是谁也解释不清。孔夫子在后文中对格物也没有作任何解释。要说有关联的话,就是一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现在也有许多注解,但是解来解去都让大家摸不到头脑。这也难怪,如果大家都能清晰明了,那就应该圣人倍出,也不至于几千年就王阳明最接近圣人。

    其实王阳明对格物一开始理解得也是糊里糊涂,所以才坐在竹林格竹,格了三天三夜,闹出天大笑话,也可以说是天大贤话——他不格竹三天三夜,又怎会龙场悟道?

    那么孔夫子这么一个大思想家大哲学家是跟弟子们开了个玩笑,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一个飘渺的基础之上?所以后人几乎不可能成圣?

    古代圣人贤人不会干这种事,因为他们的思辩能力与智商比我们只高不低,他们的态度比我们只端正不敷衍。

    说了这么多,那么究竟怎样理解才正确呢?如果以现代哲学理念“透过现像看本质”来解释,是不是最为妥贴呢?

    这是我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也是我认为孔老夫子不愧为中国先圣的根本原因。

    格物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看清了本质知识就来啦!

    就这么简单!

    但是,解决不了问题!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格物”?难道面对着一物苦思冥想?还是将物打得稀巴烂,寻找里面的知识?

    不错,就是这样,这就是剖析。

    只不过古时候的人剖析社会没问题,可一旦剖析具体事物比如一根竹子,那就难上加难了!

    但现在人是剖析社会有点问题,剖析具体物件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现在有放大镜,有显微镜,有射电望远镜等等。放大一百倍知识不出来,就放大一千倍,还不出来就放大一万倍!

    这一放大,什么知识都出来了,比如说分子、原子、夸克,比如说太阳系、宇宙、黑洞,比如蛋白质、基因、转安酶!

    原来格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