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节《梅花算法》(第1/3页)  星系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算卦的核心,就是定数,天帝(上帝)的圣旨内容也不例外。自宇宙诞生,从最开始的那一刻起,万事万物的生成和演化,都可以用数学公式推导出来的。

    人是有躯壳的可以繁殖的人工智能,《易经》是文字形态的算法,宇宙是由数(0和1)组成的虚拟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形成公式。《易经》高人确实可以推算未来,因为在宇宙这个虚拟系统中,一切都是按照设定(天道)来演化的。宇宙意识的无数分身只是从各个角度在宇宙时空中做体验的。就像人类在游戏中建立了很多角色,体验不同的种族、天赋、技能。宇宙不光体验,还要收集数据,衍生新的宇宙。

    借鉴历史,其实就是深入了解之前的剧情,提高对以后的剧情的预测准确率。只要计算机足够强大,算法足够先进,过去的数据足够丰富,就可以推算未来,甚至是模拟整个宇宙。古人用《易经》衍生出来的各种算法推算人类历史进程,已经很了不起了。下面要讲的就是“梅花算法”的由来。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也对宇宙历史进程进行了预测,他就是北宋时期的易学大师——邵雍!

    邵雍为什么会成为易学大师?得从他家的两个陶枕说起。

    陶枕就是用泥土烧制的蓝色瓦枕,夏天枕着它很凉爽。一个夏日的午后,邵雍正坐在屋里读书,一只老鼠在他床上跑来跑去,情急之中,他抓起陶枕便向老鼠扔过去,老鼠没打中,陶枕却碎了。这时,邵雍发现陶枕里有一张纸条,他拿起一看,上面写着四个字:鼠过击破。邵雍感到非常神奇:难道一切事物的生灭都是定好的吗?于是,他就把另一个陶枕也打碎了,里面也有一张字条,写着:你破我也破。

    邵雍奇怪极了,就去售卖陶枕的店里打听,店长说:“当年确实有一个制作陶枕的老人,他经常看《易经》,应该是这个人了。”于是邵雍根据店长的指引来到了老人的家里,可惜老人已经不在家里了,老人的家人把一册书拿给邵雍,上面写着:“某年某月某日,有一个书生来家里。你们可以把书送给他,这就是我的遗愿了。”

    邵雍回去翻看书中内容,原来都是老人在生前对《易经》的研究心得,虽然文笔一般,但内容非常有意思,知识含量很多,都是邵雍从来没有见过的对《易经》的领悟要点。他越看越入迷。

    《易经》中讲了一个圣人境界,那就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大意是:穷究天下万物的根本原理,彻底洞明人类的心体自性,以达到改变人类命运的崇高目标,从而使人类行为与自然规律能够和谐平衡、生生不息。邵雍以此为志对《易经》进行学习探索。

    邵雍终于学成了,这一天,他观赏梅花,只见梅树上,有两只麻雀,为了争夺地盘,也就是一个枝头而打了起来,结果双双坠地。邵雍若有所思,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认知不同导致思想模式和高度不同,一个枝头,对于麻雀来讲,也许是宝贵财富,对于人来讲,则微不足道。那么神仙又是如何看待人类之间的争斗的?为了知道这件事还有什么意味、预示和指引,于是邵雍便按照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辰)起卦,用学到的算法进行推算,不一会儿便得出结论,明晚会有一女子来这里观赏梅花,然后她会受到惊吓,不小心摔倒在地,摔伤了腿。结果第二天果然如此!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分毫不差。

    以时间起卦进行推算的方法是邵雍发现创造的,又因为梅花事件检验了准确性,于是后人将他的算法称为《梅花易数》。邵雍用《梅花易数》的算法预测了很多事情,经过验证,都预测得相当准确。

    邵雍写了很多预言和关于预测方法的书籍,如《梅花诗》、《梅花易数》、《铁板神数》、《河洛真数》等。其中《梅花诗》就是对未来重大历史进程进行的推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