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地理词条之火焰山下高昌城(第2/4页)  时空天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险成玄奘岳丈的高昌王

    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即汉武帝的军队筑成高昌故城后700年,27岁的玄奘为了探求佛法求取真经,“冒越宪章,私往天竺”,违反了朝廷当时禁止百姓擅自西行的规定,混在一伙四出逃荒的饥民之中离开长安,踏上西天取经之路。

    这之前,在贞观元年(627年),玄奘曾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朝廷批准。这就是说,后来名扬天下的大师,当时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偷渡犯。没有唐朝的通关文书、没有寺院的证明文件、也没有任何权贵阶层的支持与举荐。唐僧曾被唐凉州朝廷地方官员下令捉拿、曾被玉门关外五个烽火台的守边兵士张弓放箭险些射伤,常常是昼伏夜出,惶惶终日。

    除了面对官府的层层盘查之外,玄奘还要面对关外漫漫黄沙。一路上为他做向导的胡人,后来也打了退堂鼓,临走时,他送给玄奘一匹识途的老马,并告诉他,如果在沙漠中走了四天后,能够看到一小片绿洲,就说明走对了方向。走进戈壁深处的玄奘在喝水时,又不慎把皮囊的水全部洒掉了,没有了水的玄奘只得凭借着自己的信念坚持行走,但是终于还是昏倒在老马身上,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凉风把他吹醒,他终于走到了那一小片绿洲,这就是富饶的高昌国。

    高昌王笃信佛教,国都寺庙林立,平均每百人就有一座寺庙。高昌国共有僧人数千,但高昌王仍感到缺少真正的高僧。高昌商人们在凉州听玄奘讲经后推崇备至,高昌王听到这个消息颇为振奋。3年前他到长安朝贡时目睹了宏伟寺院和博学的高僧。礼仪之邦的风土人情让他倾服,回国后他下令臣民都梳唐人发式。现在又来了一位大唐高僧,可以请他向国人弘佛讲法,这是一件多好的事啊!俗话说凡事可遇不可求,现在机遇到来了,高昌王亲自举着火把迎接他,并不顾玄奘路途劳累,兴高采烈地和他聊了一整夜,随后几天也是如此,高昌王每日在300弟子面前跪地当凳子,让法师踩着他的背,登上法座讲经。

    但是玄奘并不想在高昌国长期逗留,他对高昌王的盛情深表感谢,但婉言谢绝。他一定要远赴印度寻求中国佛教经典里阙失的经文。大臣们为了挽留玄奘,也想出了一个计策:让玄奘成为国王的女婿。但玄奘却再次委婉地拒绝了高昌王。

    高昌王见玄奘竟然置他的恳求于不顾,不由得怒火中烧。于是威胁玄奘说:法师面前有两条路,或者留下,或者回国,请法师三思。玄奘毫不犹豫地回答:“君王留下的只能是贫僧的尸骨,绝对留不住贫僧的心!”为了能被放行,玄奘开始绝食,到了第四天,他已极度虚弱,气息奄奄。高昌王极为震惊,于是请求玄奘进食,恢复身体,继续西行。不过他诚邀玄奘从印度回来的时,在高昌住上3年。玄奘深感与高昌王礼佛的虔诚和修业的诚意,答应他归来再访,并与高昌王结为兄弟。高昌王决定请玄奘升座讲法一个月,同时为他预备西行一切所需之物。临行前,高昌王为玄奘写了24封致西域各国的通关文书,还赠送了马匹和25名仆役。出发那天,全城夹道相送,高昌王麴文泰抱住法师失声恸哭,亲送至100里外的交河城,才依依惜别。

    破译“吉利”古钱密码

    1928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哈密吐鲁番发现一枚“高昌吉利”古钱。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唐代古钱收藏者的窖藏中也有一枚“高昌吉利”古钱。这种钱币迄今只发现很少的几枚,重12克左右、隶书旋读、古朴苍劲。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也有实物。高昌吉利古钱以其质朴敦厚的钱貌让人感受到西域古国浓郁的少数民族气氛。扑朔迷离的历史与残存遗留的旧址引发人们陷入怀古幽思之遐想。

    1973年前后,新疆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队在吐鲁番阿斯塔那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有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