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三章 太子之争(第1/2页)  腹黑王爷,王妃要休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郦允珩回到陵郡,将严嘉璱安置在梅园,一应生活用品仍按照王妃规格供应,只是,他却一次也没进过梅园。

    凤栖阁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郦允珩亲自照料起宛儿的衣食,每餐膳食都要过问,每次出游都要亲自陪同。大到膳食营养,小到粥饭温度,所有的细枝末节他都关注到了,把宛儿当成个易碎的瓶子,小心地呵护备至。

    两人宛然民间的恩爱鸾俦,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就这样蜜里调油地,两人度过了半年多的美好时光。

    半年来,陵州各地的经济随着陵鲲运河的通航便利,愈发蒸蒸日上,空前繁荣。

    而同时期的冀州,在买通了朝廷铁官后,私自转租开采权,换来了大量银钱,暗地里招兵买马发展势力。

    郦允晟行事谨慎,将此事瞒得密不透风。

    可没过多久,举郦允晟与铁官勾结,私采铁矿c欺瞒朝廷的密折,还是送到了皇上的御桌案上。

    天煜帝对郦允晟又生气又失望,派了名钦差前往冀州查勘惩处,同时带去了天煜帝的训诫。

    钦差还未返朝,京都朝堂中就又激流涌荡。起因是一位朝官突然上奏天煜帝,要求议立太子。

    朝官奏折中说:“太子乃国之储君,立太子有利于稳定政局。皇上宜早立太子,巩固国本,安抚天下。”

    皇上这次算是动了心,于是采纳了朝官建议,命众臣商议太子人选。

    众朝官各执一词,明显分为两个阵营。唇枪舌战c唾沫横飞,明争暗斗达到了白炽化。

    以吏部尚书颜崎为代表的朝臣建议“立长”,认为英王持重威仪,又身为长子,伦序当立,立英王为皇嗣顺天应人,不负众望。

    “立贤”的声音也很高,持此意见的朝臣认为睿王贤能卓越,治理藩地政绩显著,有明主之风,是百姓之福。

    双方争执不下,莫衷一是。

    皇上只是倾听众臣论议,却不置一词。

    就这样,连续三天上朝,众臣都为立储一事争吵嚷嚷,也没有议出个结果。

    就在这立嗣的关键时刻,朝廷忽然收到了西北c西南边疆官员派人送来的告急军报。

    军报中称:塔尔淦部落大举入侵,短短半月内就已攻下邕州全境和莱州部分郡县,并挥师南下,来势汹汹难阻。

    据说,盘踞在天煜国西北的塔尔淦部落,以前曾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这两年却又重新统一融合在一起。其部落人原本就剽悍骁勇,战斗力强,统一后更是实力大增。

    塔尔淦部落早就觊觎天煜国物阜民丰,见自己羽翼丰满,就将铁蹄踏入了天煜领土。

    最初他们只是烧杀抢掠一番,尝到甜头后竟然得寸进尺,盘踞沦陷区不走,后来野心膨胀,索性攻城掠地,开始夺占天煜国的城池。

    天煜帝接报后龙颜大怒,愤然道:“这小小塔尔淦部落,竟敢犯我天威,侵占我领土,简直是不自量力!众位爱卿,应派哪位将领挂帅出征,扫平贼寇?”

    兵部尚书出列奏道:“皇上,前些年皇上平定叛乱,英王曾鞍前马后跟随,有勇有谋又经过历练。况且,塔尔淦部落曾侵扰冀州,英王与其作战,熟悉他们的战术。微臣愿保举英王挂帅平寇,一定能够凯旋而归!”

    立刻有一帮朝臣出来附议。

    可是也有不少反对意见。

    刑部尚书上奏道:“皇上,微臣认为挂帅人选,以睿王为最佳。睿王文韬武略,天下无人出其右。且睿王遇事沉稳镇定,善于应变,机敏多谋。睿王挂帅,定然万无一失。”

    立刻有人附议道:“微臣也保奏睿王挂帅!”

    他陈述理由说:“皇上,此次塔尔淦侵扰的地域临近武王封地襄州,武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