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六章 这买卖做得(第2/3页)  书剑盛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OK了。所以李世民才震惊啊,迟疑的看了一眼李诚:“一趟?”

    “一个来回,出海的时候登州交了钱,取一面旗帜挂在船上,便可畅通无阻。这钱,是臣为水师要的,不是进入臣的私囊。而且名正言顺,这可是水师护航费用。”李诚又补了一刀,这一次李世民真的动心了,也被李诚的不要脸给惊呆了。

    水师的护航费用,真亏他想的出来的。那海匪头子是你的姘头,当朕不知道么?想是这么想,知道是知道,但是又能如何呢?没有证据,你能说啥?再者,亏心再前啊。

    这笔保护费,不存在什么补贴水师。这事情李诚不会干,那是要倒霉的。拿死人的钱补贴军队,你要造反么?脑子坏掉的人才会这么干,这太犯忌讳了。

    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为了钱庄的事情,放弃了海贸的利益?这……不对,不是为了钱庄的事情,而是李诚不想再成为众矢之的,李世民很自觉的给李诚洗地。

    不这么想解释不清楚,李诚到底有多少钱?这个问题李世民根本算不明白。这家伙从进了关中开始各种搞事,挣钱如流水一般。说他日进斗金都不过分。别的不说,长安百姓烧的煤,一年就是五万緡的收益,关键这钱是每年都有的。

    其他的生意就不一一例举了,因为太会赚钱,引发的红眼病自然也就多。不然这海贸李诚才做了几天,就被人盯上了?一窝蜂的冲上去,一顿撕扯。李诚,是怕了啊。现在李诚放弃海贸了,收你点保护费还有啥话可说的?

    剩下的问题就简单了,回头把江夏王李道宗叫来,让他传个话的事情。反正这话不能是李世民说,就得让别的臣子去说,还得安排亲信私下里说。

    “这海图怎么说?”李世民又找到了一个新的赢利点,刚才的钱庄股份,现在的海图。美滋滋!李诚看的很清楚,竖起两根手指:“两个要求。”

    “说!”李世民回答的很干脆,李诚笑道:“一者,钱庄之事,任何人不得干涉,每年分红就行。二者,那些人,臣辛苦教育,得留下。”

    嗯,李世民点点头,这两个要求不过分。钱庄的股份嘛,一成可以提价两成对外叫卖,这就是五十万緡的收益。销售对象,就是之前那些被李诚叫上一起做钱庄的人了。现在是钦定李氏钱庄了嘛,李世民要为李诚背,保驾护航的。

    重点还是这保护费收的爽啊,可惜只是一次性的。做人不能辣么贪心,嗯,没准李诚养肥了,将来的皇帝可以杀猪呢?这个念头,李世民也就是一闪而过,跟他没关系就是了。至于那些先期培训的人手,留下就留下吧。

    做了亏心事,不付出一点代价怎么可以呢?你们这些人,联合起来夺了人家的海贸之利,还想着别人带你一起做钱庄么?那不是搞笑么?想到这,李世民就忍不住开心。总算是把李诚逼到皇帝这边来了,钦定李氏钱庄,这名字意思很明白。

    这买卖做得,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

    “自成,农桑为国之根本啊。”李世民不解决这个问题,他是晚上都睡不着的。

    府兵制的初衷是什么?解决粮食问题,解决兵源问题。简单的来说,就是耕战!

    把人口束缚在土地上,确保粮食生产和国家一旦需要,兵源可以源源不断。

    “陛下说的没错,然则陛下以为,府兵制还能延续多久呢?要与时俱进啊!”李诚又开始忽悠了,李世民坐直了身子:“说下去。”

    “陛下,土豆是可以作为主食的,并且可以在陇上、西域种植。陛下开拓西域,新的之地,可以赏军功。荆、襄、岳、鄂等地,可以行圩田之举,万顷泽国,可变良田。再者,臣以为陛下可遣臣子往洛阳,重修东都。”李诚斟酌一番,说了这番话。

    李世民听了眼睛圆了,目露精光,盯着李诚好一阵,露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