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一章 静观其变(第2/3页)  书剑盛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条船都看不到。

    这个局面很快就导致了一些骚动,依附李家为生的工匠,依附野市和码头生存的工人,首先遭到道理重创。停工那么多天,本来就没有了进项,好不容易等到了复工,却没有生意。

    “李家被一把火烧了仓库,元气大伤,大家伙的营生怕是要黄了。”流言开始肆虐,在帮工和匠人中流传的很快。

    萧未央坐在茶楼的窗户边,耳朵竖起来听隔壁桌子上的窃窃私语,嘴角挂着一丝得意的微笑。虽然流言仅仅是个开始,但是结局已经注定了,李庄的衰败不可逆转。

    那天夜里跑的很快,没注意到火最终有没有烧起来,等他跑远了看见火光时,心头狂喜。柴令武和杜荷这两个蠢货,要是能多支撑一阵就好了,连作坊一起烧,那些住在作坊里的女工,烧死一些效果会更好呢。可惜了!

    崔氏和李家的关系破裂,消息是崔氏传出来的,言下之意很简单,你们看着办,崔氏不会插手,甚至乐见其成。随后流言开始疯涨,满城风雨。

    萧未央并不在意是谁先开始传流言的,他只是做了点推波助澜的工作。比如说,给流言增加一点料。类似李诚财力大损,各种作坊难以为继之类的话就足够了。

    萧未央不认为这点流言能把李诚如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有的是利令智昏兼自以为是的家伙,他们会冲上前做出头鸟的。不求干翻李诚,但求给他找无数的麻烦就行了。

    仇恨就像毒蛇,无时不刻的在撕咬着萧未央的心头。此刻,身在李庄,听隔壁桌位上的人在传流言,在这个盛夏的时刻,如同喝了一碗冰镇酸梅汤一般舒坦。

    李诚,你也有今天么?最多三天,甚至不用三天,明天开始就会有无数的饿狼扑上来。

    流言传的很凶,但是外人看起来,李诚丝毫没有察觉的不安。每天都呆在家里,门都没出一步。外人看来,李诚是在家里想法子解决眼下的困境。

    但困境不是说解决就解决的,原本柴家和杜家赔偿的钱,交给大理寺之后,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发还给李诚。而是对前往办事的李晋这么说的,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核对,等几天再说,这些钱放在大理寺又不会跑掉。

    李晋无话可说,愤愤而走后不久,有人在东市的一家茶楼里弹冠相庆。

    “再加一把火,让那些人冲上去,最多一旬,李家就撑不下去了。”一个声音阴沉尖锐。

    “王兄所言极是,我等不需着急。让那些不知道深浅的蠢货去打头阵,也好看看李诚的斤两。”一个儒生打扮的中年人,手里挥动折扇,显得儒雅不群。

    “崔兄,清河崔氏尚无动静,怕是打的同样的算盘呢。”

    “虽说一笔写不出两个崔字,但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却不是一家人呢。”

    “郑氏荥阳房也在按兵不动,怕是也在等待时机吧?”

    两个中年儒生唇剑舌枪,暗藏机锋的互相怼了起来。这两人一个出身博陵崔氏,一个出身荥阳郑氏,不过都是分出来的旁支,并不是博陵和荥阳的主房。

    “二位兄台不该如此,这天下不止崔卢郑王四大姓,还有李氏、裴氏、萧氏、杨氏等等。你们先斗起来,不怕便宜别人们?别的姓不提,李氏如日中天呢。”说话的是卢氏的男子。

    “李氏?五姓七望,配与四大姓相提并论么?”崔氏男露出不屑的眼神,丢出一句嘲讽的话。四大姓就是这么吊,私下里一直认为,所谓五姓七望,那是李氏臭不要脸,牵强附会。

    李氏又分赵郡李氏和陇右李氏,现在的皇帝李世民,就是陇右李氏,或者叫陇西李氏。四大姓不是看不起陇西李氏,而是看不起李世民这一支,一直认为这一支血统不纯,有胡人的血脉。所谓的五姓七望,也是李世民在给自己脸上贴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