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二章 大跌眼镜(第2/3页)  书剑盛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去。

    李诚在长安城里的举动,很自然传的人尽皆知。这种事情根本就盖不住,其中的细节,在有心人的推动下,不胫而走。而李诚本人,也被塑造成了一个为了区区庄丁的伤亡,愤而要杀一个驸马都尉的形象。

    至于柴令武最初的目的,反倒没人去关心了。

    九成宫,李世民好不容易放松几天,没想到却搞出那么大的事情来。接到长安来的消息时,李世民脑子都要炸开了,柴令武和杜荷想干啥?作死么?这两个蠢货,居然被人当枪使。重点是还被人家活捉了。

    一个是外甥兼驸马都尉,一个是未来的驸马都尉。搞出这种事情来,李世民想骂娘。

    不等李世民想好如何处置,陆续的长安消息又传来了。东宫的表现,巴陵公主的表现,李世民都不知道该说啥才好了。巴陵公主倒是小事,回去骂一顿就完事了。但是李承乾是怎么回事?遇事毫无主见,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平息事态。

    李世民非常的不满,更为不满的事情还在后面呢。于志宁的奏折送来了,李世民看完直接把奏折给撕碎了,愤愤怒道:“愚蠢之极!狂悖之极!”这话是骂李承乾的。

    两天的时间,信使跑了五趟,整个事情经过才算是明了了。大理寺的查案结果是最后到的,经查有无名氏接触柴杜二人,以火烧李庄仓库作坊泄愤为诱饵,柴杜二人对李诚心怀怨念,给予配合,并临时起意,改变计划,率部曲杀进李庄,欲杀李诚……

    事情的经过非常清楚,这也是李世民最愤怒的地方。这两个家伙,居然蠢到脸合作者的长相都不看一眼,也没想过派人去跟踪一下,然后找到对方的真实面目。

    李世民把大太监叫进来问一句:“可有查实?”大太监也不说话,默默的把一份卷宗放在李世民面前的桌子上,然后默默的退下。卷宗上的蜡封都没动过,李世民拆开后展开,仔细的看完后倒吸了一口凉气。

    丽景门的密报,查探的结果出来了,事情可能跟魏王府有关系。并且长安城里最近还在传一个八卦,太子在事发当夜,在东宫后院喝酒作乐。导致张士贵在东宫等了半个时辰。

    对照大理寺的材料,李世民心里渐渐的有了整个事情的雏形。有人要搞李诚,然后兜了个圈子,把李泰、柴令武、杜荷都绕了进来。至于说李泰想搞李诚的事情,打死李世民都不信。丽景门早有密报,李泰有意让幕僚萧未央从萧家找个娘子,送给李诚。

    目的自然是拉拢李诚,花了这么大的代价拉拢李诚,怎么会派人去放火?再说了,李泰不是跟着来了九成宫么?还有一个情况,李世民也很担心,居然能凑出三百死士,这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了。偏偏又被李诚以很小的代价打了个稀里哗啦。

    这里头,是不是还有别的东西,丽景门的人没查到呢?

    大理寺调查的结果,李诚家里养的狗提前发现了藏身的死士。这让李诚有了准备,丽景门的结论也是一样的。这点李世民持怀疑态度,可惜没有证据。

    事情必须得到妥善的处理,不然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李世民对李承乾的不满,头一次变得如此强烈。在此之前,李承乾在李世民的心目中,是个聪慧的青年,只是缺少经验。

    缺经验不要紧,但是没担当就不行了。而且他在东宫聚众喝酒到凌晨的事情,李世民也很生气。自己前脚走人,后脚太子就开始自我放飞了?

    毫无疑问,作为大唐帝国的继承人,李承乾这一次的表现非常的糟糕。这样的表现,怎么能让李世民放心把帝国的未来交给他呢?深思熟虑的李世民,没有轻言废立东宫之事,而是想着怎么加强教育。

    要不要把李诚丢去东宫呢?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李世民放弃了。高句丽是他心头的记挂,水师对于征高句丽至关重要,放别人去,李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