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五章 赴会(第2/3页)  书剑盛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诚拱手还礼,接过钱谷子手里的缰绳,笑道:“劳烦各位兄弟等李某,惭愧。”

    房遗爱听了笑道:“哥哥不去,他们可不敢去出丑。”这句话太招人恨了,大家都盯着李诚,就等着他一声令下,大刑伺候,开这货的飞机。李诚听了也就是笑笑道:“多读是好事,但是读死就没意思了。我看各位兄弟,都是读过的。读的好坏不提,只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在外,不坠其志,不忘本心;在内,孝敬父母,善待家人。做到这

    些,也就够了。读多却不知道学为好人,我看这不读也罢。”

    李诚确实是有感而发,尤其是现代社会,受教育的机会多了,很多人读了十几年,但人品却不怎么地。不少所谓的公知,就没少读,但是却昧着良心胡说八道。

    一群人簇拥李诚上路,出城直奔城东南的曲江。一路上这伙人怒马鲜衣,正所谓少年得意之时。踢踢踏踏的马蹄生中,说说笑笑,来到了曲江边上。芙蓉苑门口人潮涌动。

    李诚太过醒目,这一亮相,就受到了大面积的围观。今天的文会, 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的。这帮二代,倒是有资格参加的,可以跟着家长一起来。但是今天都选择了跟李诚。

    曲江池畔,长安城的青年男女的一次盛会,闺中少女难得出来,今日都在家人的陪同下出来玩乐。长安城里的小狼崽子们,自然是不肯错过这个机会。

    李诚翻身下马,丢了缰绳,大步进了芙蓉苑,身后一群二代嘻嘻哈哈的往里走,看门的不但不敢检查,还得连连作揖。这里哪一个都吃罪不起啊。

    曲江池边的一个画舫里,李世民身侧坐着太子和魏王,还站着吴王和晋王。今天就带了这四个,三个大的,一个李治最小,但是他有个好师傅,所以也能打着旗号跟来。

    来参加文会的人渐渐的多了,李世民只是一眼,便对身边的李承乾道:“太子,且替朕去招呼群臣。”李承乾领命起身,告辞出去,接待前来的各位大臣,在池边摆好的宴席坐下。

    李世民有扭头问一句:“那竖子还没到么?好大的架子,居然要朕等他不成?”

    李泰在一旁笑道:“父皇,自成先生懒散惯的人,来迟很正常。说来不如先开始吧,不然等自成先生到了,大作一出,大家伙还有个甚的兴致作诗?”李世民一听觉得也是啊,李诚这竖子,一开口搞不好就是“不能易一字”,随手丢过来一首诗或者诗余,其他人的自信心都得碎。李世民也是个喜欢作诗的人,没事也要作两首歪诗。今天他也有了准备,但

    是一想到李诚要来,觉得还是不要丢人了。“嗯,就让大家先闹起来吧,不等那竖子了。朕几天也要看看,竖子有何等的佳作诞生。”李世民说着也站起来,准备出去给大家敬一杯酒就走的,临时又改变了计划,今天不着急走了,就等着看李诚的表

    演。

    李泰心里长出一口气,同时也有点忐忑。都怪那苏勖出的主意,非要今天当着陛下的面,逼着李自成在众人面前留下佳作。不然这曲江文会如去年一般,没准就给李诚给毁了。苏勖在池边也有个位子,身边坐着的自然是萧未央。两人都在等着李诚,尤其是萧未央,别人都开始作诗了,做好的交给教坊司的人唱出来。萧未央却迟迟不出手,就等着李诚来,打定了主意,今天要李

    诚颜面丧尽。外面教坊司唱了好几首诗,李世民听着不禁手痒了,让人备下笔墨,捻着胡子,也写了一首。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

    名曰:春池柳。

    大太监赶紧让人送出去,让教坊司的人唱起来。李世民的诗嘛,一番唱罢,叫好声四起,欢声如雷。陛下与万民同乐了,大家自然要给面子的,好坏不说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