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章 国之脊梁也(第2/3页)  书剑盛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已经很艰难了,就不要拆穿臣了。”

    现场一阵死寂,谁都没想到,李诚居然是因为这个理由,放弃了中舍人的职位。真是,没法理解的思维模式,属于李诚特有的套路。这孙子,真的是要公私兼顾,还说出来了。

    “生活艰难?”李世民目瞪口呆,看着这个皮厚超过城墙的家伙,睁着眼睛胡说八道。这现场的各位大臣,哪个挣钱都没你快好不好?

    鳖了一口气,李世民气的抬脚就踹,李诚结结实实的吃了一脚,顺势一滚,口中大声道:“陛下赎罪,陛下赎罪。”话是这么说,但语气却非常的欢快。

    “哈哈哈!”终于有人忍不住了,憋半天没憋住,大声笑了出来。这个带头发笑的是李孝恭,他开了头,其他人都忍不住了。李诚这家伙,顶着名仕的光环,却毫无名仕做派。

    没法子,反差太大了!想憋着笑,难度太大了。只要是看过李诚的诗文的人,心里都会有这种感慨。这人怎么这样啊,名仕的风骨就真的不要了?

    对比一下长安城那些科举出来的文臣,一个一个,走到哪都要摆着架子,没事就拽文,恨不得满世界都知道,他们是新科进士。

    反观这个名满天下的才子李自成,哪有半点名仕的样子,根本就是个无赖嘛。

    众人这么一笑,李诚暗自得意,这一下,没法做中舍人了吧?

    李世民算是唯一明白李诚的人了,为了不做这个中舍人,耍无赖的招数都用上了。难道说,在朕的身边做官,就这么没有吸引力么?

    “朕乏了,自成,领朕去休息一下。”李世民突兀的话锋一转,众位大臣都觉得不对。

    但是李世民没有任何停顿,转身迈步就走。李诚在后面道:“陛下,还有土豆没收呢。”

    李世民站住,回头,目光凌厉的看着他,冷冷道:“让别人做吧,朕信的过你。”

    李诚一看这阵势,收起了笑容,一语双关,正色道:“臣为陛下开路。”

    回到李宅,门口秋萍带人迎接圣驾,李世民抬手虚扶:“起来吧,以后朕再来的时候,带了身子的妇人,就不必迎接了。”

    李诚的房里,李世民交代一句,任何人不得入内打扰。只有两人的时候,李诚不紧不慢的给李世民泡茶,放在桌子上,笑道:“陛下尝一尝臣自己炒的茶。”

    李世民端坐不动,拉着一张脸,冷冷的看着他:“理由。为万世开太平,这话是你说的。”

    李诚叹息一声:“陛下,臣在朝在野,在可以为陛下做事。何必强调一个职务呢?”

    李世民听了这话,脸色稍稍缓和一些:“朕不是昏君,自成亦非庸人。外间聒噪,过耳之风罢了。以自成的功劳,五品的官儿,已经有亏待之嫌了。”李诚听了点点头:“陛下言之有理,臣也有话要说。臣,如领一军,可为陛下冲锋陷阵,取敌之上将首级。如在少府监,臣可以为陛下挣钱无数,顺带臣也挣点小钱。在中省呢?臣能干啥?每日案牍劳形

    ,文山会海?”

    “一派胡言,中省责任重大,关乎国家安定,案牍劳形,文山会海怎么了?”李世民怒了,吹胡子瞪眼。“陛下,臣在中省能发挥的作用太少了。陛下,臣说话,陛下是要做天可汗的。大唐周边,还有高句丽不肯顺服,前隋未竟之业。西域,还有不臣之国。丝路并不畅通。西南,尚有吐蕃滋扰边境。”李诚

    说着停顿了一下,看见李世民的脸色缓和,放心了。

    “接着说!”李世民端起茶杯,轻轻的喝一口,味道不对,有点哭。放下杯子,回甘悠长。顿时又拿起杯子,轻轻的抿一口。

    “战争,打的是什么?无非是钱粮。在朝为官,做一中舍人,臣不喜也不擅长。但是让臣在别的部门,臣肯定能做出一番成绩。臣擅长农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