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七十章 猜策(第2/3页)  书剑盛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增加一分破城的难度。臣以为当急攻之,陛下素来知兵,为何此番如此缓慢?需知寒冬将至,届时我军不能速胜,唯有退兵之选。”

    “朕正欲问策于卿,不知卿有何见教?”李世民笑眯眯的问一句,李绩道:“安东城坚,地形险要,不利我军全面围困。臣请筑土城一座!”

    李世民见李绩如此说,不禁长叹道:“卿之所言,竟不出自成所料分毫。”

    李绩闻言大惊:“自成都说了些什么?”李绩是个骄傲的家伙,他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很有自信,大概除了李靖,李绩就没有在军事上佩服的人了。

    李世民道:“自成料定卿用巧计渡辽水,我军在辽东战局不难,唯有安东城据地利,恐难轻取之。又道卿必请朕急攻安东,并献土城之策。”

    修筑土城在古代攻坚时是常用的办法,土城高于城墙后,可以居高临下以弓箭压制城内。这种办法的缺点是比较笨,耗时比较长。这也是李绩着急的原因。

    李绩这一下信了,李世民不可能信口开河的来打击他。顿时面露喜色道:“陛下,臣料定自成必有破城之策。此子用兵诡诈,想来另有谋,不知可是率水师北上,袭平壤?”

    李世民听了哈哈大笑道:“卿所言中亦不中!”

    李绩表情古怪,什么叫中亦不中呢?说对了一半,还是怎么说?不等李绩发问,李世民转头问身边的长孙无忌道:“辅机也来猜一猜,李诚所出何策?”

    长孙无忌摊手道:“臣所谋素来堂堂正正,谋不足也。懋公且不能全中,臣如何能?”

    李道宗笑道:“陛下,臣也来猜一猜,想那自成用兵素来不守成法,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臣以为,自成率水师护张亮部登陆后,或取道北上,助新罗破百济也未可知。”

    李世民听了哈哈大笑,心道他们都没猜对。自成最厉害的计谋,乃是火药。至于水师的进军方略,自成也不曾决定,所谓相机而动,但却短短不可能助新罗破百济。

    李诚上次见李世民,献上火药后,重点强调了一下半岛今后的格局。高句丽一旦被灭,绝对不能让新罗统一半岛南部,哪怕扶持一个傀儡在百济,也要尽量的弱化半岛小国。高句丽这个前车之鉴可不远呢。

    在这个时代,凭借地利很容易守住疆域。现在看着新罗弱小,一旦统一了半岛南部,难免不会滋生野心,变成下一个高句丽。不断的弱化周边国家,这是李诚坚定的外交策略。对草原上的胡人也好,对半岛国家也罢,都是一个待遇。

    如果有可能,周边最好不出现一个能威胁到中原的势力。李诚重点强调,从军事角度来看,一个国家周边一旦出现了强势的正确,潜在的危机就出现了。例如吐蕃,上次一把火烧的吐蕃元气大伤,出于全局的利益,李世民还是和亲了。

    李诚对于和亲的策略,很是不满,这一次又强调了一下。对此李世民倒是不以为然的。一个女人能换取一个国家友好,带来边境平静几十年,怎么看都是赚的。

    李诚强调国家自身强大才是安全的基础,这一点李世民深以为然。但是他主观的认为,大唐会一直强生下去,并且好战必亡。

    最后李世民还是同意了李诚的策略,一旦高句丽被灭,将保留百济。这一点,李治就不如李世民了,李治当初放弃了半岛南部,给了新罗一个扩张的机会。

    总体上看,半岛那个国家虽然一直看着很恭顺,但是却在恭顺的外表下,不断的蚕食大唐的疆域。现代社会的边境,都到了鸭绿江了。高宗当初可是在平壤设都护府的。

    “陛下莫笑,还是说说自成之策吧。”李道宗笑着催促,李世民笑着点头道:“自成所出之策,不外相机而动罢了。自成言大海茫茫,以三千陆战之师,深入敌境不足为取也。我军速下安东,自成则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