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证验(第1/3页)  名传万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是这样。”

    斟酌了语句,李怀光道明了来意:

    “因阁下先前在县试中引动天象,疑似凝聚阴神真种,故此,怀光秉承道院之意,前来求证此事。”

    “此事若确凿无误,上报道院,朝廷之后,将授予同进士功名,不必再下场参考。”

    科举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筛选天下修道种子,为朝廷、道脉补充新血,才是目的。

    是以,只要能汇聚真种,就可授予功名,同进士出身。

    地位上,相当于三榜同进士,较之二榜进士,与一榜三甲略低一筹。

    有了相应力量,就必须有相应待遇。

    无论如何,这毕竟是一个道法显圣的世界。

    身有道法,自然不可能再贫寒。

    哪怕好吃懒做,就凭那身道法,朝廷和道脉出于安抚,也会给予最低限度的给养。

    若是不然,就别怪别人依仗道术横行不法了!

    这种制度,也不是先前就有,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后一点点雕琢而来。

    本朝开国初期,就不曾有这种完善的制度。

    随后屡屡有散修依仗神通法力,行不法之事。

    为遏制散修,不得不推出道脉制度。

    笼络散修之中修为高深之辈,为其划分道场,传下道统,组建大大小小的道脉。

    再联合道脉,推行法禁,禁止无功名之人私自修法,以遏制散修数目。

    朝廷招募道官,培养好似技工一般的术士,充实官署、军队,以镇压各地不法散修。

    然而道官数目有限,而天下修法之人众多,缺额有限而候补太多。

    即便是童生,每一县内三年也有二十名。

    二十名童生,能修法有小成者,不过三分之一。

    其中能筑基者,又是三分之一。

    筑基之后,能获取后续法诀,包括大不限于继续科举、投靠道脉、家传道法等等,能修至法师者,十不存一。

    法师,已经足以担任正经七品道官。

    尽管千人修法,能成法师者,终不过五六人,但即使是这样,代代积累,整个中原修法有成者,还是远远超出朝廷能够提供的位置。

    修法有成者,不得贫寒,贫寒则必生乱,必使其有所养。

    这是血淋淋的教训。

    试想一下,一个随时都能化身人形自走导弹的道人,如果真到了过不下去的时候,豁去脸面不要,就凭掌握的种种法术,难道不能去抢,去夺吗?

    或许有人觉得这是黑道绿林的作风,堂堂道德之士,修为有成的高人,怎么不安贫乐道?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

    因为他们只要还需要在人间打滚一日,就离不开银钱。

    就算他本人可以餐风饮露,与江山清风、山间明月作伴,住石窟,宿岩床,也不代表他的族人、弟子可以这么做。

    本朝初期就出现过一件奇事,一位隐居市井的散修道人,家境实在难以维系,偏偏他本人除了道法之外,并无别的一技之长。

    又没别的生财的法子,毕竟他也不懂得阳宅风水、炼丹合药等等修仙百艺,只有一身奇诡法术,用在与人斗法倒是适宜,于赚钱养家就不能了。

    于是竟然出现一件荒谬之事——堂堂已度过三灾的阴神鬼仙,居然因为穷困潦倒,盗窃了三百两府库官银,一路惊动库神、县城隍、郡城隍,合计发下八百阴兵,结阵去拿他。

    然后被其一身精湛至极的杀伐之术打得全军覆没·······八百阴兵去了大半,逃回者不到二百。

    后来朝廷还是付出相当的代价,强硬镇压了这名鬼仙,但造成的后续影响极其深远,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