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3.第233章 再买苞米种(第1/2页)  田间小农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姜小雨也一样,馋得不行。

    姜瑜儿见她两个的样子,笑了笑道:“吃吧!不过小心烫哟!”

    “嗯嗯!谢谢姐姐!”小家伙露出几个小小的小奶牙,冲姜瑜儿甜甜地笑了。

    不得不说,小孩子的记忆,真的跟金鱼一样,也七秒的记忆。在姜瑜儿来了几个月,小家伙除了刚开始的时候会问什么爹娘的行踪,渐渐地,好像已经开始遗忘了。

    现在,他很依恋阮婶。

    阮婶因为失去了丈夫跟儿子,见到身世可怜的孩子,都会跟带自己亲生的一样,照顾有加。

    也是因为这样,姜瑜儿发现阮婶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了。她睡得一天一天晚,起得一天一天早,忙得跟陀螺似的。也是因为这样,更加加剧了姜瑜儿要赶紧盖好新房子的决心。

    等新房子盖起来后,他们家可以再买两个下人回来,照顾几个孩子的饮食起居了。

    还有哥哥,身边也应该跟个小厮了。都说十年寒窗苦,姜瑜儿是个读人,知道读人有多不容易。自己那个时代的孩子,每天除了学习,好像是学习。各种各样的学,数理化,史地政,还有各种才艺的都要涉及。

    现在的孩子没那么辛苦,可这个时代的孩子早熟。他们聪明一些的,勤恳一些的,十六七岁进入朝政做了一方官员,或者如朝做些简单的事情。

    有些武将家的孩子,或者百姓家的孩子。因为征兵的原因,十一二岁沙场的也常有人在。

    说实话的,这是十一二岁的孩子,去了战场,最多也是多了一个亡魂。可这个时代这样,它没理可讲。如若哪一家摊了服兵役,要么有银子拿出来,买了孩子一条命。要么是把孩子送到战场去,听天由命。

    也是因为这样,姜瑜儿才想哥哥弟弟能考个功名回来,家里免了服兵役已经赋税。她家是寻常百姓,今年的赋税,以及服兵役填进去的银子不少。粮食也了不少。

    要不是家里是种两季粮食的,姜瑜儿都不知道,没有这么多田地的姜家,会不会粮食不够吃。

    看着眼前两个吃得香甜的孩子,姜瑜儿心里是满满的幸福。这些都是她的家人,虽然他们没有血缘关系。

    “吃饱了吗?”姜瑜儿为两个孩子擦干净了嘴残留的汁液问。

    姜小雨拍了拍自己的小肚子,表示已经饱了。狗蛋儿也想学着姜小雨的样子拍拍肚子,却被姜瑜儿给制止了:“狗蛋儿,小雨姐姐之所以会划,那是因为她这里坏了,不能说话。”姜瑜儿指了指自己喉咙的位置,对狗蛋儿道:“你能说话,以后不许学小雨姐姐,没事瞎划。”

    狗蛋儿听了,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可看了姜瑜儿一眼后,又赶紧跟了一个“嗯”字!

    看到两个已经吃饱喝足的孩子,姜瑜儿带着他们两人去了周记种子店在织云镇的分店。

    现在不是种植季节,店面生意有些惨淡。来这里买种子的,也只有一些买菜种什么的百姓们。小周掌柜看到了姜瑜儿,笑着打了个招呼:“姑娘,你来啦!”

    姜瑜儿也笑着打了个招呼:“周掌柜生意兴隆啊!”谁都喜欢听好话,都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姜瑜儿不是拍谁的马屁,她只是习惯性的,见到人都说好话。

    “谢谢姜姑娘的吉言。”小周掌柜明显很高兴看到姜瑜儿,要知道,他们家去年可给姜家送了不少种子,那么多小麦的种子,还有那些怪怪的种子,他们周记可赚了一笔呢!

    像姜瑜儿这样的大客户周记十年不见一个,现在看到了姜瑜儿到来,跟看到了财神爷似的,哪有人会把财神爷得罪走的。

    “姑娘今天过来,是打算买点什么吗?”小周掌柜很是客气,把姜瑜儿请了进去,还让自己的媳妇儿给姜瑜儿倒了三杯水。姜瑜儿也不客气,让两个孩子都喝了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