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一九章 老舅的想法(第2/3页)  逍遥大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喷气织机技术大拿啊,现在呢?因为岁数大了,没法再从南方干这种体力活了,只能依靠给银行做保安发的那点工资来勉强缴纳养老保险,要不是杨靖从英国发了财,回国之后开起了车行,估计杨靖他大姨夫现在还在给银行做保安呢。

    像杨靖大姨夫这样的人,在国棉厂还有很多。李龙的好几个小学同学,现在就是在南方给私人棉纺织厂打工,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技术,在那些厂子里统统都成为了技术大拿。甚至有一个李龙相当不错的哥们,在一个南方私营企业中凭借着技术做到了专管技术的副总,还有股份呢!

    还有一些保全工被二棉,也就是现在的恒丰挖了过去,结果恒丰的技术力量立刻提升了一大截,出产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所以说,这些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老保全工才是一个厂子的底蕴所在。

    而且李龙还知道,这些出去打工的老技术工,对于国棉厂的感情都很深,哪怕是那个在南方做到技术副总的哥们,每次回来聚会喝酒的时候都会大发感慨——如果要是国棉厂能够恢复过来,我保证会立刻回来上班的。

    这哥们这么说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能,是吹牛比,可谁又能知道一个人在远离家乡上千公里的南方飘着,父母老婆孩子朋友都不在身边,吃喝也不习惯,气候也不适应,虽然赚钱不少,可他们就像是无根的浮萍。谁又能了解他们内心的苦呢?

    如果他们年轻二十岁,肯定是不会说这种话的,可这些人大都四十多岁了,这种在外面虽然能赚钱但却无法给他们家的感觉的漂泊,其实才是他们最恐惧的事情啊。

    国棉厂现在的设备虽然早就已经落后了很多,但这些不是问题。国棉厂现在的厂房还不算落后,只要能够找来一笔资金更换设备,然后要是能够再把这些技术工人全都找回来,哪怕是找回来一半,估计国棉厂很快就能起死回生。

    当然,要做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先有一笔足够的启动资金。

    想到这里,李龙看了看自己的外甥,有心想说,但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叹了一口气没有吱声。

    老舅的表情杨靖可全都看在眼里了,最终看到老舅犹豫了一下没有说话,杨靖知道有些话是该自己说而不是让老舅提出来。

    “舅,是不是对刚才我的那个提议动心了?”

    李龙掏出了烟盒,抽出了一根烟点燃,“废话,能不动心吗?如果要是有可能把国棉厂接收过来的话,我还到真想试一试呢。南方的那些私营棉纺织厂一个个的都很红火,我就不信这国棉厂恢复不过来。”

    顿了顿,李龙长出了一口气,“看看二棉吧,以前二棉都已经宣布破产了,结果私人一接手,变成恒丰了,恒丰现在多么红火?我说爷们,你说我要是接手国棉厂的话,能不能也像恒丰的陆总那样,让国棉厂起死回生?”

    杨靖想了想说道:“舅,光凭您自己,您绝对做不到这一点。不过如果您能够找到一些足够有能力帮您的,还有,您得接受我给您的投资,那么国棉厂起死回生不算什么难事。”

    “真的?”

    “嗯,反正我觉得这不是什么难事。老舅,现代棉纺织行业的起源地您知道是在哪里吗?”

    “呵呵,这个我还就真知道,是在英国,确切的说是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大曼联所在的城市。”

    杨靖点了点头,“没错,世界上第一家由蒸汽驱动的纺纱厂于1781年在曼彻斯特开业,随后,在欧洲工业革命的脉动下,截止到1853年,曼彻斯特一共拥有了不少于108家的棉纺织厂,当时曼彻斯特出产的棉纱和布匹,占据了全球80%的产量,所以曼彻斯特也被命名为‘棉都’!”

    “曼彻斯特的棉纺织行业一直辉煌到二十世纪,但后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