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82(第1/2页)  颐和曼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京里的经历也并非一无是处,起码九中的顶级学习资源还是叫子牛进步很大,瞧瞧她这一回来就参加二中的调考,竟然考进了全年级前五十名!足够天使一扫前段阴霾,欢颜重来。

    舅舅也很高兴,奖励她做了冰棍。

    冰棍的名字质朴,现在都叫雪糕了,听着就资就矫情。冰棍的灵魂在冰,尤其在酷暑难耐的夏天,一根冰棍带有的凉爽不光是生理上的,更多是心理上的。那年月,全社会没有空调,赶上夏天三伏,室内与室外一样热,甚至室内更热,苦夏一词就是这么来的,今天这词都废了,没听人再过。

    时候都是舅舅在家给她做冰棍吃。外头红果冰棍三分钱,豆冰棍五分钱,牛奶冰棍也五分钱,最好的是鸳鸯冰棍,也叫双棒,一毛钱。这些舅舅都会自己做,特别是红果冰棍,由于低糖又很硬,不像牛奶豆这类很甜的冰棍三两口就咬碎下肚,子牛都愿意吮吸,含在嘴里感受冰凉,感受那一丝丝的红果酸甜。

    冰棍啊,大都是大人与孩子沟通的媒介,学习好了奖励冰棍,帮助做家务奖励冰棍。现在子牛考得棒棒哒,舅舅还像时候一样奖励她冰棒,子牛将那根硬梆梆的冰棍放入口中,然后,一切的一切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车里,

    副驾上子牛就抱着个保温桶,虽穿着毛衣可还在唆冰棒。

    开车的宁玉瞅她一眼,“吃就吃,别唆这大声好吧,”

    子牛的心情确实比前几日好许多,都有点飘啦,你知道二中前五十名意味什么,清大北大稳进的节奏啊!子牛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了。

    她就故意唆大声,还脑袋晃啊晃的,嘚瑟样儿,

    宁玉抬手狠点她脑袋一下,“再唆,老子现在就办了你!”是的,唆的声音太暧昧了,

    子牛笑嘻嘻伸过头去亲他,嘴巴冰嗦嗦的,宁玉吼她“开车呢,又不想要命了是吧,”子牛非亲他嘴巴一下,再坐好,“我舅舅做的冰棍可好吃了。”又骄傲又气的,宁玉要吃她还不给呢,当然宁玉才不稀得她那孩儿玩意儿。

    宁玉笑笑,“要不,一会儿咱两玩玩冰火两重天,”

    子牛扭头瞪他,

    宁玉又狠狠点她一下,“我还以为你不知道呢,看看,就不是个好东西!”

    子牛把保温桶收好,里头还有几根,她还要带到寺里再吃。

    她这个周末能出来肯定又是宁玉从二中这头扯了由头,周五下午他们就出发了,先要去白鹿原一趟。

    白鹿原这些年太有名了,虚构的文学作品让真实存在的地方出了大名,白鹿原算一个。白鹿原是西北地区的一种独特地貌,称之“塬”,特指黄土高原因年代久远冲刷形成的高地,呈台状,四边陡,顶上平,白鹿原就是离西安仅几十公里的最具文化特征的塬,因汉文帝灞陵位于塬上,故白鹿原亦称灞陵原。

    陈忠实先生用了六年时间写就长篇巨著《白鹿原》,获茅盾文学奖。子牛在九中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还提到过,他与陈先生见面聊过天。陈先生中年之时已是一副饱经沧桑的脸,抽烟似乎是他最大的嗜好,一根接一根是他的生活状态;那些年,文学至高无上,陕西作家群挟陕西方言之利,倚陕西文化之势,大有席卷文坛之意,到此,语文老师还感慨今日再无此景,当年陕军东征的壮观不复存在……

    他们去白鹿原是请一位和燕晚交好的法师。

    这位法师,子牛见过,占想刚过世,他就被从白鹿原接来单独为占想超度。当时,子牛还记得燕晚抱着她过这样一段话我年轻的时候“法师”是个罕用之词,除玄一法师外,我还真不知还有什么其他法师。记得二十余年前,去魏老圣陶先生府上,其长孙魏三午拿出一幅玄一法师的墨宝让我们欣赏,“如梦如幻”四字让我对玄一法师肃然起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