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2章 太极宫(第1/2页)  梦越盛唐之惑心秘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个宫门,太极宫东c西c南c北四面共开有十个城门。宫城的南面有五个门,中间是承天门,东侧是长乐门,次东永春门。承天门之西为广运门,次西永安门;西面和北面各开有二个城门,西为嘉猷门c通明门,也是掖庭宫的东门;北为玄武门c安礼门;东面通向东宫只开有一个城门,名通训门,也就是东宫的西门。

    东宫南北尚开有四个城门,南面三门,为广运门c重明门c永春门;北面一门名玄德门。

    掖庭宫因为宫女所居,故只开东西门,不开南北门,西面门只称西门,无他名。

    在所有的这些城门当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南墙正中的承天门了。

    承天门的门址在今天莲湖公园莲湖池南岸。长417米,三门道。中间门道宽八5米,西侧门道宽62米,东侧门道宽64米,门道的进深为19米。门址底下铺有石条和石板,建筑极其坚固。

    门上有高大的楼观,门外左右有东西朝堂,门前有广三百步的宫廷广场,南面直对朱雀门c明德门,宽约150米一155米的南北直线大街,位置十分重要。承天门为太极宫的正门,是封建皇帝举行“外朝”大典之处。如元旦c冬至,设宴陈乐都在此处进行。朝廷遇有赦宥,或除旧布新,或接待万国朝贡使者c四夷宾客,皇帝也要御承天门听政。像唐太宗册李治为皇太子c睿宗即皇帝位c玄宗受吐蕃宰相尚钦藏献盟书等,都在此举行大朝会。承天门楼还是皇帝欢宴群臣之处。先天二年(713年)九月己卯,玄宗宴王公百僚于承天门,并向楼下抛撒金钱,让百官争拾。

    太极宫的北门玄武门,亦以其重要的政治c军事地位称雄当时。其地居龙首原余坡,地势较高,俯视宫城,如在掌握:是宫城北面的重要门户。唐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诛杀太子李建成c齐王李元吉的“玄武门之变”就发生在这里。贞观十二年(63八年),太宗李世民又下令,于玄武门置左右屯营,以诸卫将军领之,其兵名之飞骑,后经不断扩充,从百骑c千骑到万骑,武则天垂拱元年改为左右羽林军。

    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曾于玄武门宴群臣及河源王诺曷钵,“奏倡优百戏之乐”;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二月己丑,中宗登玄武门楼观宫女分朋拔河为戏,并“遣宫女为市肆,鬻卖众物,令宰臣及公卿为商贾,与之交易,因为忿争,言辞猬亵。上与后观之,以为笑乐”。

    太极宫殿阁众多,宫内布局也非常讲究,严格按照古代宫室建筑原则执行。宫内主体建筑采用“前朝后寝”的原则,以朱明门c肃章门c虔化门等宫院墙门为界,把宫内划分为“前朝”和“内廷”前后两个部分。朱明门c虔化门以外属于“前朝”部分,以内则为“内廷”部分。“前朝”部分又按照《周礼》“三朝制度”进行。

    外朝——承天门

    承天门及东西两殿为外朝,是“举大典,询众庶之处”;

    中朝——太极殿

    以太极殿为中朝,是皇帝主要听政视朝之处,每逢朔(初一)c望(十五)之日,皇帝均临此殿会见群臣,视朝听政。另外,皇帝登基,册封皇后c太子c诸王c公主大典及宴请朝贡使节等也多在此殿举行。高宗以后,皇帝多移居大明宫和兴庆宫,但每遇登基或殡葬告祭等大礼,如德宗c顺宗c宪宗c敬宗即位,代宗c德宗葬仪仍移于此殿进行,它在长安三内诸殿中地位最尊。为行事方便,在太极殿的东侧设有门下内省c宏文馆c史馆,西侧设有中书内省c舍人院,为宰相和皇帝近臣办公的处所,以备皇帝随时顾问和根据皇帝旨意撰写文书诏令;

    内朝——两仪殿

    以内廷地区的两仪殿为内朝,是帝王与宗人集议及退接大夫之处。两仪殿因在禁内,只有少数大臣可以入内和皇帝商谈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