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6章 睡功(第1/2页)  梦越盛唐之惑心秘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清心笑道:“丫丫,你能感觉到他们的存在”

    丫丫说:“嗯,我能感觉到,可是还是看不见!不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事,就哭的这样伤心!是不是也死了爹娘和奶奶!”

    杨清心搂着丫丫说:“丫丫,你想不想学睡功”

    丫丫说:“爹爹我不知道睡功是什么功”

    杨清心笑道:“就像爹爹这样,睡在这里,就躺着就可以修行的一种功!”

    丫丫说:“修了这种功能干什么?”

    杨清心笑道:“能当神仙,能修道,找到大道就会知道爹娘和奶奶的死去,都去了哪里?还知道生命的生生不息!”

    丫丫高兴道:“那我要学,爹爹教我”

    杨清心笑道:“首先你要像爹爹这样躺下来”

    修炼睡功,需要预备一间密不透风,清静于燥的卧室;要有一张铺盖舒适而柔软的床,和高约二寸的睡枕。每日练功前要宽衣解带,女性还要散发披肩;以使浑身舒畅,无为无欲,毫无束身之感。然后方可按照下列练功步骤和练功要领进行修炼。

    1c调气:头朝南脚朝北正身仰卧,去枕。两眼轻闭,舌抵上腭。两手握固(即大拇指向掌心内屈,其余四指并拢卷握于大拇指之上),两臂自然伸直,放置于距距离身体两侧约五寸处。两大腿自然伸直展开,两脚跟相距约五寸许,两脚尖朝向左右。

    按以上卧势躺好之后,排除各种杂念,专注于鼻子的自然呼吸,并将鼻息调节到细微绵长的状态,使两耳不闻其声。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共行360息。

    2c接上式。用鼻子缓缓吸气,使腹部渐渐地凸起充满。稍停,再将腹部之气从口中细细吐出,不可一呼而尽,而且要使两耳不闻其声。一吸一吐为一息,共行1八0息。行息时的意念观想如下:

    每月的农历初一至十五,两拳展指,在用鼻子缓缓吸气的同时,意念观想体外清气由两手十指吸入腹内(具体气行路线不要观想的太清楚。)。

    每月的农历十六以后,两手握固,在用鼻子缓缓吸气时,不再进行意念观想。但在用口吐气时,意念观想腹中之气从两脚十趾呼出(具体气行路线不要观想的太清楚。)。

    收功时,两手握固,停止意念观想。在用鼻子缓缓吸气,使腹部渐渐凸起充满之后即闭气(口不吐气鼻不呼气);同时用心默数数字,以计算闭息的时间长短。当久不可耐时,仍从口中细细吐出。待呼吸调和平稳之后,即可将口中滋生的津液分三口咽下腹丹田,然后再下床收功。

    注意:每次收功时只修闭气一次,并力求逐步延长闭气的时间。

    原理与功效

    调气亦称“调息”,为“睡仙功”的入手功夫。古人认为,由于人心念头依着事物,往往使心与息散乱游离,不能自主。虽能暂定,不久则复散乱。所以,运用调息的功夫,可以使心息相依,拴系念头,由散而定。

    睡功修炼的关键,在于调和身心,顺其自然。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能执意追求,应遵循古人所讲的“无与意争”。如果能在修炼调气时保持健康稳定的心态,排除各种不良的思想情绪和杂念,即可达到气顺体健之目的。故此,古人常以调气作为入静的辅助手段,由调气过渡到息调,皆为收心止念的过程。后来内丹修炼又将其称之为内呼吸。

    调气的初期,虽然会略感不适,日久便会感到鼻息调和顺畅,气至形安。当练功进入较佳状态时,似觉云行体中,经营周身,濡润形体,浇灌皮肤,五脏六腑皆悉充满。而且口中甘香多唾,饮食甘美,鼻息微细微长,绵绵不断。

    行气亦称为“服气”c“食气”c“长息”,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辅以导引的内修功夫。古人认为,行气之要在乎知门户出入焉。鼻者,天门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