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7章 飞天(第1/2页)  梦越盛唐之惑心秘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清心笑道:“那是一个国家,有点远,南宫兄弟,先不说那些你看这敦煌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你可知飞天由来”

    南宫景笑道:“〈金光明经疏〉中云:“外国呼神亦为天。”天竺国把空中飞行的神,呼为飞天,,道教中把羽化升天的神话人物称为“仙”,如“领先仙”c“天仙”c“赤脚大仙”等,把能在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仙。战国甚至更早期墓葬中就有升仙场景,东汉以后随着神仙思想和早期道教的传播更为流行。佛教传入中国后,与道教交流融合。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仙亦称为飞天,是飞天c飞仙不分。后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c道教的飞仙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

    杨清心不说话,聚精会神的欣赏这些壁画。

    南宫景又继续道:“敦煌飞天从起源和职能上说,它不是一位神。它是乾闼婆与紧那罗的复合体。乾闼婆是天竺梵语的音译,意译为乐神。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间神,紧那罗是古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歌神。乾闼婆和紧那罗原来是天竺古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神话传说中说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后来被佛教吸收,化为天龙八部众神中的两位天神。唐代慧琳〈音义〉上解释说:“真陀罗,古作紧那罗,间乐天,有微妙间响,能微妙音响,能作歌舞。男则马首人身,能歌;女则端正,能舞。次此天女,多与乾闼婆为妻也。”乾闼婆与紧那罗被佛教列入天龙八部神后,随着佛教理论和艺术审美以及艺术创作的发展需要,由原来的马头人峰的狰狞面目,逐渐演化为眉清目秀,体态俏丽,翩翩起舞,翱翔天空的天人飞仙了。乾闼婆和紧那罗最初在佛教天龙八部众神中的职能中有区别的。乾闼婆一一一乐神的任务是在佛教净土世界里散香气,为佛献花c供宝c作礼赞,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一一一一歌神的任务是在佛国净土世界里,为佛陀c菩萨c众神c天人奏乐歌舞,居住在天宫,不能飞翔于去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的职能混为一体;乾闼婆亦演奏乐器,载歌载舞;紧那罗亦冲出天宫,飞翔云霄。乾闼婆和紧那罗男女不分,合为一体,化为后世的敦煌飞天。莫高窟西魏时已出现了持乐歌舞的飞天。隋代以后,乾闼婆和紧那罗混为一体,已无法分辩了。只是音乐界c舞蹈界写文章时,为了把他们和乐伎加以区别,把早期天宫奏乐的乾闼婆定名为天宫乐伎,把后来合为一体c持乐歌舞的飞天定名为飞天伎乐。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天竺,但敦煌飞天却是天竺文化c西域文化c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天竺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c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c事融合为一,具有华夏文化特色的飞天。它是不长翅磅的不生羽毛c没有圆光c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c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

    杨清心笑道:“南宫兄弟对天竺佛教有所了解啊,你看你说的香气飘飘的飞天,像不像去年我们在长安城,那个轻功跳舞的薛云莲啊?她如果飘然下凡,会不会也香风缭绕,如果她找了婆家会不会也夫妻恩爱,令人羡慕呢?”

    南宫景笑道:“哈哈哈,原来杨兄想起当日跳舞的飞天,西域女子,薛云莲了!听说她去年就不跳舞了!到现在再无踪影”

    杨清心着急道:“她去哪里了?不在长安了吗?”

    南宫景笑道:“世间奇女子,有武功却以声色场合托身,走了,听说她离开长安去了!没有人知道她的踪迹,就像她来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她从何而来,什么时候来的!”

    杨清心心中不知道为什么突生隐隐酸楚,也不知道那薛云蓉和薛云莲是什么关系,可惜都是蛇蝎心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