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2章 地下金矿,月氏起源与灭亡(第1/2页)  梦越盛唐之惑心秘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清心记起酒泉境内金矿分布主要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辖地分南北两部分,中间隔着敦煌c安西c玉门三个县市。县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主要有煤c铁c钨c铬c铜c金c铅锌c菱镁矿c石英岩c蛇纹石c红柱石c煤矿等30多个矿种300多处矿点。其中北山地区的煤年产量40多万吨。南山地区的七十二道沙金沟在省内外驰名。近年来又先后开发八北山地区的南金山金矿和小西乡金矿c南山地区的鹰咀山金矿,黄金年产量达15万两。大道尔吉铬矿为全国第三大铬矿。

    莫非真的来到古代黑金矿,这月氏国挖了金矿想干什么,从古至今,一个部落,国家有钱就想要武装军队,想来这月氏国也不差这一遭,应该是偷偷挖矿的。因为这月氏国早都被灭了,何来这么大胆在大唐统治下明目张胆的挖金矿呢!

    大约在公元前177或176年,冒顿彻底征服了甘肃西部的大月氏人。冒顿之子,继承者老上单于在结束了大月氏人的威胁后,把大月氏人驱逐出甘肃,迫使他们向西迁徙,由此产生了发端于亚洲高原的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各民族大迁徙。

    大月氏人西迁的一个直接后果是,结束了希腊在阿富汗地区的巴克特里亚希腊王国,(该王国是由亚历山大的希腊王公继承者所建立的)。大约在在公元前140-130年间,游牧部落实际上已经从希腊国王赫利克勒斯手中夺取了巴克特里亚,建立了大夏国。而大夏国不久就臣服于大月氏人在“妫水”以北(即今阿姆河以北,和锡尔河之间)建立的大月氏国。并在前126年左右被大月氏吞并。在公元1世纪左右,大月氏人统一了各部落,在这些地方建立了古代历史上非常着名的贵霜王朝。其疆域从阿富汗扩张到了北印度的旁遮普。在这其中,值得一提的事件是公元前12八年,汉使张骞访问了大月氏。

    中国史籍上记载的大月氏就是今天的阿富汗。大月氏民族原本居住在中国的敦煌c祁连之间。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时,受匈奴族的压迫,他们才迁居到中亚细亚妫水流域──即现在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处的乌姆河流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中国就和大月氏人就建立了联系。公元前139年至公元前122年之间,张骞两次西行,历经疏敕c大宛c康居,抵达大月氏,开辟了着名的“丝绸之路”。阿富汗就是丝路的中间枢纽。张骞西行回国时,带回了如胡麻c葡萄c胡萝卜c蚕豆这些原产于大月氏的农产品。如今,这些农产品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元424至42八年,大月氏生产琉璃的技术传入中国,琉璃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中国和阿富汗的宗教文化交流往来也非常多。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派使臣伊存到中国传授佛经。这是史籍记载的中国人第一次接触佛教经典。一些在中国有名的西域高僧,如支曜c支娄迦谶c法护c支畺梁接等人都是大月氏人。中国高僧法显c智猛c法勇c惠生c玄奘西行求法,也都曾经过阿富汗。其他宗教如摩尼教c景教c教等也都经过阿富汗传入中国。景教即今天的基督教,在西安碑林中至今还存有公元7年刻写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可以说,世界三大宗教进入中国,最初都借道阿富汗。

    两汉以后,中国和阿富汗的政治文化交往十分频繁。公元605至616年,隋炀帝派御史韦节c司隶从事杜行满出使西域诸国,访问了阿富汗的王舍城。唐朝时,双方交往更加紧密。公元65八年,唐高宗派遣使臣访问吐火罗。使臣归国后,由许敬宗撰写的“西域图志三十卷”是中国记载阿富汗诸国地理的最早典籍之一。南宋时,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和赵汝适的“诸蕃志”里,都在大食诸国之下列有吉慈尼王朝。吉慈尼即今天的阿富汗。公元十八世纪中叶,阿富汗建立统一的王国,中国史籍上称之为“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