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君臣相和治清明】(1)(第1/3页)  盛唐绝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事情便这样确定了,宋璟心服口服,再无话说。

    李隆基本想留姚崇多待一会儿,却被姚崇拒绝了。看着昔日年轻的天子正在一点一点变得成熟,姚崇很是放心。此番过来,一则是被萧江沅所请,二则是他知道天子同宋璟合作之初,必有许多矛盾,但他当初既然推荐了宋璟,就是因为他对宋璟也放心。只要解决了君臣之间的矛盾,朝政乃至国家,都会越来越好,他身为人臣,也算职责所在。

    于是离开之际,姚崇拉着李隆基走到一边,低声叮嘱道:“圣人当初罢免老臣,拜广平为相,为的是什么,可还记得?广平事事以德为先,这也是如今治国为官之方略,人的德行若好了,恶人恶事都会随之减少,国家会因此而更加安定,到时政通人和,国情蒸蒸日上,何愁盛世不得?眼下虽有摩擦,还望圣人宽宏大量,广平的好处,日久方能见。”

    李隆基点了点头,也小声地冲姚崇郑重道:“我与姚公说实话。宋公这样,我确实有些不满,但我并不怪他。毕竟我早就知道他是这样的人啊。宋公能不为宦海沉浮而磨平棱角,始终如一又能力出众,我是极喜欢和敬佩的,这样的宋公也是我所期盼的。我相信,在宋公这样严厉的影响之下,文武百官乃至平民百姓,都会为其所影响,进而蓬勃向上。到时国力日盛,百姓再不用为最基本的衣食发愁,又品德高尚,我才好进行下一步呢。”

    “下一步?”姚崇闻弦歌而知雅意,不禁对眼前的天子愈发敬服起来。天子必然是对大唐的未来有着远大的目标和严谨的规划,才能如此头脑清晰,完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如何才能办到。也正是因为天子是这样有天赋又有心胸,才能从一个旁系宗室一步步走上御座,应下他的十条国策,给他和后续的宰相以最大的权限,放手让他们治国。

    他早该知道,天子是这样的人啊。

    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告别了李隆基,姚崇又把宋璟拉到了身边:“你啊,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是方方正正的?”

    宋璟仍是板着脸:“宋某天生如此,这辈子都改不了了。”

    “圣人是位明君。”

    宋璟以为姚崇误解了自己对天子的看法,看了姚崇一眼,干巴巴地道:“宋某知道。”

    “圣人拜你为相,是想要做大事的。”

    宋璟叹了口气:“这个宋某也知道是宋某无能。”

    “你不是无能,是没找到方法。圣人一直在忍让你,尊重你,不愿拂你的意思,你可看出来了?”

    宋璟点了点头。

    “来而不往非礼也。”姚崇悠悠一叹,“你若实在改不了,日后少说几句总行吧?你当小苏相公为你圆话很容易呢?”

    宋璟闻言忙站住脚,冲苏颋拱手行了一礼:“多谢了。”

    苏颋忙扶住宋璟:“折煞下官了。职责所在,苏某尽力而为是应该的。就算日后宋相公还是无法改变也无妨,下官会努力成为圣人与宋相公之间的桥梁,毕竟我们都是想把国家治理好。”

    宋璟不由向姚崇叹道:“宋某与苏家父子都共事过。老苏相公为人宽厚,已是大唐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在宋某看来,小苏相公要比老苏相公更胜一筹。”

    这一点,苏颋倒没否认,只笑不语,也没开口认同。姚崇见苏颋如此灵活,才终于放下心来。气氛活跃了许多,姚崇才撑起胆子,劝宋璟道:“你日后对萧将军别太苛刻了,今日若不是她寻我来,我看你怎么收场。”

    宋璟很不喜欢众朝臣跟着天子一同唤萧江沅“将军”,便固执地道:“如何收场那是宋某的事,宋某不会因为萧内监今日相助,就会容许她日后干预朝政。有宋某在一日,便不许任何宦官干政。”

    姚崇哭笑不得:“说句你不爱听的话,圣人待她,其实与待我们,没什么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