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章·舍情取权动刀戈】①(第1/2页)  盛唐绝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业眉心浅浅一蹙:“王侍郎有什么事,不妨先同我讲,若是我无法回答,你再到五王宅来。”

    王琚没想到李业会这么答复,一时语结道:“这”

    李业唇角一扬:“王侍郎有难言之隐,难道见到我那位贵客,便可开口,我便不行?”

    “王某不敢,大王说笑了。”王琚想了想,终是道,“那便请大王代王某问询一下,那位贵客可曾想过来日?”

    此番若能与她联合,他总有机会能成为国之重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相辅相成,她也能站稳脚跟,不再为天子可有可无。

    却听李业道:“她的来日,她自有主张,我都管不了,自然也无需王侍郎费心。”

    王琚能看得出来,李业并非故意刁难他,也就是说,李业说的是事实。可她险些就成了天子的弃子,此番行动又将她剔除得一干二净,若此次事成,对于她来说,日后可就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居功至伟了,她不与外臣联合,还能有什么主张?

    身边李业已翩然离去,王琚怎么也想不通透,只得用心从政变入手了。

    先天二年,七月初二。

    崔湜虽是太平公主的幕僚,但其弟弟崔涤效忠的则是李隆基。这在乱世比较常见,毕竟清河崔氏是大族,各个阵营都有自家的人,无论哪个阵营获胜,对家族的影响都不会太大。崔涤与他长兄崔湜不同,是个开朗爱笑爱说话的人,官职又尚低,所以李隆基虽信任他,但政变这种严密的事,便没有跟他说,只通过他将崔湜找了来。

    崔涤对于李隆基的境遇很是担心,便很热切地帮了他这个忙,硬是将崔湜拖了来。

    在这种敏感的时刻,崔湜本不想来,但拗不过幼弟,也对李隆基寻他的原因有些好奇,最终便来了,却不想李隆基开口便是要让他更换阵营,改投天子麾下。

    崔湜:“”

    天子该不会是傻了吧?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圣人究竟是真想试上一试,若他崔湜真的“识时务”,圣人就有了转机,还是圣人已经彻底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崔湜转头,见幼弟崔涤也是一脸懵然,便知自己没有听错,因他从未想过李隆基会对自己说这样的话,一时竟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应答不出来。

    但他清楚,自己与太平公主可不仅仅是幕僚与主君的关系,更有肌肤之亲,不论公事还是情感上,这数年的积累早已让他与太平公主密不可分,让他离开太平公主,转而效忠他人,不如企盼六月飞雪,希望还来得大些。

    所以不论幼弟跟着李隆基一起如何循循善诱,苦苦相劝,崔湜始终顾左右而言他,绝无松口。足足半个时辰过后,李隆基终于放弃,让崔湜回去了。

    见长兄长舒一口气,行完礼便仓皇逃离的背影,一直有点插不上嘴的崔涤眨眨眼,觉得有点奇怪。回头看圣人悠闲地背着双手,唇边带笑,崔涤心里那种奇怪的感觉愈发明显了——圣人放长兄走的时候,也太洒脱痛快了,与方才坚持不懈时判若两人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崔涤刚想问,便听李隆基道:“九郎慎言,有些事,你还是不知道、不说话得好。”

    崔涤最让李隆基喜欢的一点就在于听话。他闻言便立即假装什么都没发生,仿佛自己只是来问个安,拱手便告退了。

    明德殿内,李隆基抚摸着大唐的版图,定定地看着,久久平静,方低声一叹:“姑母,对不住了”

    镇国公主府里,太平公主正悠然自得地插着花。这盛夏牡丹开得最盛,今日她兴致所致,偏偏让人寻了些枯枝来搭配,倒也别有一番韵味。听崔湜言及今日发生在明德殿的一切,太平公主手中枯枝“啪”地断成了两半。

    听崔湜在耳边不停地讽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