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2章 一生之幸事(第2/3页)  染指河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放在心上,把自己的事都安排得妥妥帖帖,为自己的每一点成长而欣喜,比打了胜仗还高兴……父亲爱护自己的点点滴滴都涌上他心头,胀得他心头又酸又痛。

    风贺响响轻轻叫道:“父皇。父亲。”

    然而,风贺响响并没有伤感太久,便叫心腹内侍去传召暗部掌舵。

    风贺响响没忘了他是皇帝,在朝堂大臣们抱团结伙,想要逼他杀父的时刻,他必须尽可能地掌握住大局。这是一场朝堂大臣,风染和自己三方面的搏弈,是他登基以来,面临的第一场大事件。如果他不能以超然的态度,从总体上把握住这场搏弈的走向,无论是让大臣一方得逞,或者是让风染压住大臣,这对他今后的执政,和在朝堂上群臣中的威信,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暗部是在朝堂九部中,最为神秘莫测的一个部门,专职各种情报刺探,有针对敌方的,也有针对己方官吏的。暗部曾查获许多起贪污谋逆的大案,当然,暗部也会接受皇帝授意,罗网虚假罪证构陷大臣。暗部是一个叫官吏们既爱且恨的见不得光的部门,亦由皇帝亲自掌握。暗部之首也不像其他各部一样叫尚书,而是称为掌舵。

    风贺响响命暗部掌舵立即派人查明成化城内各方势力的动静和动向。在等待暗部回报之时,风贺响响查问了白太医的去向。内侍回说白太医并不当值,也不在家,白太医的家人说白太医外出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然后,风贺响响宣召了温才哲。他的四位侍读,贺小叔仍是个纨绔性子,不顶事,郑绍钧是风染一派的,毛温韦是大臣一派的,只有这个温才哲还可以商议一二。只是风贺响响又怕温才哲会因为父辈的关系,也沦为大臣一派,拿话试探了一番之后才放心。风贺响响没把帝将双修的事告诉温才哲,只说了大臣一方联合参劾风将军,请诛权奸之事。

    温才哲想了想,进言说,风将军虽然历年来颇多过失,但并未达到大臣们所说的权奸弄政,祸国秧民的地步,相反,风将军率军驱逐雾黑,一统凤国,功勋卓绝,在民间声望极高,杀之未必能达到朝堂树威,收复民心的作用。而皇帝刚一登基,就行杀父,忤逆孝道,反而授人以柄,遭人非议。大臣所说的所谓大快民心,只怕大快的并不是民心,还是大臣之心。据温才哲所知,大臣们对风染的积怨,由来已久,贯穿成德皇帝一朝始终,并不是单是顾命大臣奏折上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总之,此时杀风染,弊大于利,风染没到罪大恶极的地步,风贺响响初登帝位,更加承担不起杀父的不孝罪名。

    如果忽略掉帝将双修,风染练成双修邪功,并把先帝采撷至死之事,风贺响响也很容易做出温才哲这样的判断。怕影响到先帝威名,帝将双修的事绝不能随便告诉任何人,风贺响响只有自己在心里反复惦量,有苦说不出。

    暗部的人办事效率极高,入更以后,暗部的情报便源源不断地汇总禀报给了风贺响响。

    ——整个成化城看来风平波静,黄昏时,铁羽军对玄武王府和忠毅国公府的包围抄查,以及皇夫府外的战斗,并没有让百姓们惊慌。

    ——康亲王驻扎在城外的扈从营帐仍在,只是帐中所宿人数稀少。

    ——乌亲王以及其他叔伯辈亲王,并无异动,也未参予朝堂大臣的串连。

    ——各位异姓王均无异动。

    ——成化城郊外驻扎的京畿守军四营,似乎听到了什么风声,军容肃穆整齐,帅帐通宵灯火不熄,但一时并无异动。

    ——玄武王府被铁羽军又是捉人,又是抄产,玄武王爷吓病了,现下,虽然抓的人已经放回去了,抄的产也送回去了,但铁羽军在门外守着,整个玄武王府一片恐慌失措。

    ——忠毅国公府在铁羽军暂停攻打,围而不抄之后,什么动静都没有,深不可测。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