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东线调兵(第2/3页)  大宋帝国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震武城,顿时热血沸腾。当他在中原的时候得知自己无缘西征,心里十分痛苦,情绪一度非常低沉,突然接到朝廷的圣旨,他是打马飞驰,日夜兼程,唯恐错过了报仇的机会。天上的英魂保佑,他终于在开战之前赶到了兰州,再次回到了让他魂牵梦绕的喀罗川。

    “现在西线的兵力部署如何”杨惟忠极力压制自己激动的情绪,当即问道。

    诸夏马上给他做了介绍。姚平仲带着两万熙河军在雪山北麓的鹰崖堡与河西夏军作战;侯概c张高儿c折可存c韩世忠c吴玠都在震武城,准备集结五万大军攻打统安城;杨可世c罗兰c海拉苏和刘子羽在兰州,集结三万大军准备渡河北上,攻打盖朱c朴龙和水波三城。

    “姚帅于二十四日凌晨攻占鹰崖堡,于二十四中午在距离鹰崖堡三十里外的山谷伏击两千夏军,当日下午,他们还有攻占西凉府的机会。”诸夏拿出了姚平仲的几封书信,递给了杨惟忠。杨惟忠匆匆看完,脸显疑惑之色。

    “仁多保国是西夏有名的大将,他怎么会犯这种错误”杨惟忠十分不解,“我大军攻击在即,仁多保国必须确保河西的安全,同时给朔方和贺兰山以有力支援,为此他必须以最快速度围杀熙河军,但现在他不但没有及时围杀,反而给熙河军充足的时间掳掠食物c加固堡寨,他难道不怕我们调集主力从雪山一线杀进河西”

    “我之所以没有立即返回兰州,就是因为没有想明白河西战局这个谜团。”李虎皱眉说道,“姚帅和熙河军进入河西二十天了,仁多保国也早在十天前集结了数万大军,但他为什么不尽快击败熙河军,把熙河军赶出河西如果说他故意把熙河军留在河西,给河西造成紧张局势,那他目的是什么这对贺兰山的整体防御策略有什么好处”

    杨惟忠想了半天,摇摇头,他也找不到答案,“大帅,雪山艰险难行,运输困难,而河西走廊南北方向过于狭窄,不利于大军展开,所以河西有姚帅的两万熙河军做为牵制已经足够了。目前的关键是,姚帅能坚持多长时间。我们一旦在东西两线展开全面攻击,仁多保国势必猛烈反扑,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把熙河军赶出河西,所以,我们不能把攻占喀罗川的希望寄托在南北夹击上,而是要在攻击之初,集结尽可能的军队,给喀罗川敌军以致命一击。”

    李虎其实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但若想集结更多的军队攻打喀罗川,就要从东线调兵。距离喀罗川最近的就是折可求部,而折可求部的任务是横扫瀚海路,攻打灵州,在他没有和罗青汉会合之前,这支军队无法抽调到西线战场。

    假如要把折可求部调到西线战场,必须等到他和耶律马哥c罗青汉会合之后。灵州距离喀罗川大约一千余里,这样算起来,喀罗川决战至少要等到十一月上。姚平仲还能在河西坚持一个多月吗

    李虎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杨惟忠稍加考虑后,给李虎提了三个建议。

    首先给姚平仲以物资和兵力援军,当熙河军坚持不住的时候,援军及时翻越雪山,像钉子一般牢牢钉进河西腹部。其次,推迟攻击喀罗川的时间。当东线战事全面爆发后,朔方如果没有激战,可能会给贺兰山造成一种假象,那就是李虎的主攻方向在贺兰山,而不是喀罗川,至于河西,不过是李虎的牵制战场而已,这不但可以帮助姚平仲在河西坚持下去,还有可能让贺兰山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放松对朔方的注意力,这有助于虎烈军攻占喀罗川。第三,马上做出部署调整,命令折可求在会合罗青汉后,日夜兼程赶赴朔方战场,参加喀罗川决战。

    李虎考虑良久,接受了杨惟忠的建议。

    李虎下令,虎烈第十三军副帅刘里忙领五千人马赶赴仁多泉城,一则给熙河军运送粮草武器,一则给姚平仲做预备军。

    急告震武城的侯概和兰州的杨可世,放弃十月初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