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战局恶化(第2/3页)  大宋帝国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天子行营却视而不见,君臣从主战c主和争论到迁都,这件事如果传到河北前线,对士气的打击可谓致命。

    李虎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抛出迁都之议,白痴都知道原因,他就是要利用河北的紧张局势胁迫皇帝和朝廷,迫使他们迁到洛阳甚至长安,继而把皇帝和朝廷控制在手。

    皇帝和童贯将计就计,顺水推舟,把迁都之议放到桌面上,把它做为眼前头等大事,一则可以暂缓亲征,这时候到河北可不是什么好事,何况他们根本无意亲征,二则乘机放出迁都东南的意思,给汴京做个准备,一旦摆脱了李虎,则带着朝廷急速南下。

    双方各有目的,争论得不可开交,而河北局势则急骤恶化。

    初七日,王渊急报,突围成功,但姚古和大约三万西北将士阵亡。现率军正急赴清河,戍守永济渠一线。

    同日,折可求急报,救援成功,王稟c张灏c张思正及大约四万将士阵亡,现急速撤返大名府。

    同日,岳飞急报,西北军于葫芦河一线遭到重创,现金军正在渡河南下,虎烈军无法坚守冀州,不得不撤到永济渠一线坚守。

    同日,李纲急报,在西北副元帅罗青汉的支援下,由宗泽统率的河北义军守住了邯郸。但金军人多势众,兵力庞大,若想守住邯郸,需要更多的援军。

    同日,种师道再次上奏,金军正在攻打魏县,请求皇帝即刻发兵支援大名府。

    皇帝紧急召见宰相张邦昌c副相宇文虚中c枢密使童贯c枢密副使折彦直c西北大元帅李虎商议河北战事。

    初八日,张邦昌c宇文虚中c折彦直赶到天子行营。童贯随侍于天子左右,日夜不离。李虎的帅营则建于天子行营之右,和刘延庆的殿前侍卫军遥相对峙。

    皇帝早想把这五个人喊在一起,把所有要解决的一揽子事全部解决掉,但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这次正好,河北支撑不住了,该解决的必须要解决,否则金军马上就要打过黄河了。

    河北战局恶化,李纲c种师道做为河北战场的主帅,负有直接责任,尤其李纲,擅自调兵,罪不容赦,所以皇帝要议的第一件事,就是惩罚李纲和种师道。

    李虎c折彦直一致反对。

    “河北战局恶化,不是李纲c种师道指挥不力,而是汴京死抓着战场指挥权不放。”李虎当着皇帝的面,直言不讳,“这次如果不是李纲当机立断,把岳飞调到葫芦河一线参予营救,姚古部势必全军覆没,而折可求部也难以保全。西北军七万将士阵亡于葫芦河一线,责任不在李纲和种师道,而是汴京,是西府枢密院。”李虎怒视童贯,厉声说道,“是你童贯杀了他们。”

    皇帝脸色铁青,一言不发。童贯面如止水,镇定自若。张邦昌和宇文虚中没想到李虎当场发飙,目瞪口呆。

    折彦直则是双目含煞,不怒而威。西北军遭此重挫,实力骤损,不但无法与李虎抗衡,无法在汴京掌控权柄,就连生存都成了问题。皇帝一张嘴就要严惩种师道,明摆着要趁势打击西北军。折彦直已经感到了危机,伤痕累累的西北人成了猎物,皇帝和童贯要痛打落水狗,而李虎则落井下石,要一口吞噬西北军了。

    西北人突然走到末路,大好形势骤然消失,始自姚古被围深州。姚古不能不救,如果任其自生自灭,西北人肯定分崩离析,所以种师道也罢,折可求也罢,拼了老命也要救出姚古。姚古救出来了,西北人才能凝聚到一起,才能抱成一团,才能在汴京取得优势,但设想是一回事,到了战场又是另外一回事。这次如果不是李纲从大局出发擅自调兵,不是岳飞和虎烈军全力营救,姚古和折可求可能全部完蛋,然而,正是因为虎烈军出手,西北人的处境更加艰难。

    李虎太狡猾了,此仗过后,西北将门欠了他一个人情,而他则占尽了便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