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远水难解近渴(第1/3页)  大宋帝国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远水难解近渴

    王渊清楚岳飞有多少军队。岳飞最早到河北的时候,他正好在真定一带作战,两人的关系非常好,王渊极其欣赏岳飞。后来王渊到了高阳一线,两人数次配合作战。嘉山大战的时候,王渊试图救援,但因为姚古迟疑不前,导致救援失败,这之后两人的关系就冷淡了。

    岳飞在嘉山大战中损失了近十万军队,虽然大部分都是河北义军,但岳飞实力大损是事实,而王渊救援不利的原因,彼此心里都有算,说白了就是朝廷和西北人成心算计岳飞。

    岳飞崛起的速度太快,对各方威胁都大,虽然他非常有用,但要压制,不能让他拥有过大的实力。这次岳飞不计前嫌,日夜兼程赶来救援,西北人愧疚之余也很感激,不过说实话,岳飞虽然来了,但并没有一门心思救人的念头,罗兰也是一样,如果不是卢俊义和林冲坚决救人,以岳飞和罗兰的意思,虎烈军救出折可求之后马上南下永济渠,而不是渡河再救姚古。在他们眼里,姚古和王稟完了,救不出来了,谁知世上的事难以预料,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竟然奇迹般地从“虎口”里救出了两万多人。

    现在岳飞把邯郸一线的军队全部带过来了,李纲拿什么戍守邯郸

    “邯郸有宗泽招募的河北义军,大概有十万人。”岳飞苦笑道,“李宣抚的意思是,拿人命去填,他只要坚守三到四天,西北大元帅府的右副帅罗青汉就会带着援军从隆德府赶到邯郸。另外,真定城还在我们手中,李邈和刘翊已经坚守了将近二十天,拖住了一部分金军。由于他们的坚守,导致真定府和金军粮道时刻处在虎烈军的威胁之下。李宣抚已经派人急告井径的宋江和梁山军,请他们不惜代价偷袭金军粮道,如果可能的话,太原方向的虎烈军也可以驰援井径,威胁真定府的安全。”

    王渊感觉有些喘不过气,呼吸粗重。岳飞所说,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办法,现在邯郸城只有十万义军,说白了就是一帮拿着棍棒的流民,靠这些人能坚守三到四天

    “邯郸城守不住。”王渊连连摇头,“除非出现奇迹。”

    “虎烈军主力在哪距离邯郸还有多少路”吴玠忍不住问了一句。

    “我不知道。”岳飞面无表情地说道,“离开沙河前,李宣抚赶到前线,告诉我们西北大元帅府的左副帅董小丑会同契丹大王c渤海大王和怨军胡家勇正在赶赴河北。以我看,这支军队肯定要在黄河北岸等待汉王,然后做为皇帝御驾亲征的主力军队北上大名府。”

    “也就是说,虎王不在乎邯郸城能否守住,而是打算在大名府和金军决战,是吗”吴玠追问道,“这也是你急于南下,决心坚守永济渠的原因,是不是”

    岳飞惊讶地看了吴玠一眼。他和吴玠虽然同在河北战场,但吴玠一直在姚古麾下,两人没有见过面,不过对于这位泾原路的悍将,他还是略有耳闻。吴玠三十多岁,身材高大,长相英俊,尤其那双剑眉下的眼睛,凌厉凶狠,还带着一股强烈的杀气,让人不由自主地收慑心神,小心应对。看到吴玠,岳飞就想到了韩世忠,如果韩世忠是一头咆哮的猛虎,那吴玠就是一头飞奔在密林里的猎豹,相比起来,吴玠更让人忌惮三分。

    岳飞犹豫了一下,说道:“我认为汉王在河北的第一战肯定在大名府。”

    吴玠暗自叹了口气。李纲也罢,岳飞也罢,其实都已经做好了邯郸失守的准备,而李纲之所以冒着和汴京决裂的危险,派岳飞赶到冀州,一方面是为了救援姚古和折可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南下戍守大名府。姚古和折可求这两支大军如果在葫芦河一线遭遇重创,那大名府无兵可守,大名府失陷,宋军戍守邯郸还有什么意义大名府才是河北的决战战场,这一点李虎清楚,李纲和岳飞也清楚,而西北人屈从于汴京,不惜代价救援姚古,显然是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