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 汴京是个猎物(第1/3页)  大宋帝国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 汴京是个猎物

    四月十五日,经过中枢大员们几天几夜的争论,小皇帝最终选择了攻击,命令种师道即刻赶赴前线,于五月初一发动河北大战。

    小皇帝目前需要一场胜利,需要用一场胜利来巩固自己的皇位。割地和赔款虽然把气势汹汹的金军哄走了,但对皇帝本人和汴京来说,无疑是一件很丢脸的事。皇帝和汴京必须夺回河北和幽燕,击败金军,才能重建威信,才能对西北李虎形成震慑,否则,不但李虎无视皇帝和汴京,恐怕其它地方的长官们也对汴京的命令置若罔闻。

    皇帝决定反攻,那么枢密院自然要拿出具体的攻击办法。李纲的计策是集结主力于真定,会同岳飞的大军,联手攻打定州,然后北上打保州和雄州,接着越过白沟进入幽燕,直杀燕京。

    在李纲这个方案里,河北各路大军是收复失地的主力,也是主攻方向,而虎烈军从大同方向发动的攻击则属佯攻。去年虎烈军在贺兰山一带打了半年时间,在大同也和金军打了三个月,虎烈军的损耗之大可想而知,此刻,指望虎烈军竭尽全力攻打幽燕显然不现实。李虎即使有足够的军队,但他有足够的钱粮武器吗汴京现在因为缺钱少粮,武器补充不足,在征募新军和招抚叛军扩展军队一事上遇到了很大阻力,由此可以想象虎烈府现在的困境。

    李纲的这个方案得到了种师道的认同,但万万没想到,拿到中枢后,却被全盘否决。

    宰相徐处仁,副相吴敏,还有同知枢密院事许翰,中书侍郎唐恪,门下侍郎耿南仲等人认为李纲c种师道把河北各路大军集结于一处,从一个方向北上攻击,事实上就是和金军连续决战。他们认为以目前河北宋军的实力,决战胜算太小。决战一旦打败,河北宋军兵败如山倒,河北全境丢失,金军势必又要杀到汴京。到了那时,汴京已经没有多少军队了,如何抵挡金军

    为此,他们拿出了一个五路进攻的方案。真定的刘韐为一路,中山的詹度和河间的陈遘g一u为一路,姚古为一路,种师中为一路,岳飞为一路,其中真定刘韐和中山詹度河间陈遘在两翼辅攻,岳飞和种师中居中主攻,姚古殿后策应。种师道于大名府指挥全局。

    这个攻击之策的好处就是只要任何一路败北,其它各路大军都能及时撤退。这仗还没有打,就先安排打败之后的事,实在让人气馁,但这也不能怪他们,各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宰相c副相们当然首先要考虑汴京的安危,考虑皇帝和朝廷的安危,相比起来,权力和利益更重要,而河北和河北的百姓就不重要了。没有了河北和河北的百姓,大宋的版图不过少一块而已,无足轻重,再说,等到将来军队多了,国库里有钱了,再反攻也不迟嘛。

    种师道当即反对。金军攻克幽燕,横扫河北后,其兵力至少增加了十几万。以他的估计,目前燕京和白沟一带的金军至少有三十万左右,宋军若想收复中山c河间,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河北宋军集结于一处。决战态势一旦形成,金军主力必定进入燕京,这有利于大同的虎烈军展开反攻。只待虎烈军收复奉圣州,兵逼居庸关,金军在幽燕就陷入被动,这时候大同虎烈军和河北宋军两路夹击,如此必定能收复中山和河间。至于收复燕京,种师道认为暂时有难度,因为无论是虎烈军还是河北宋军,都缺乏足够的钱粮支撑,只有等到今年秋收之后各地赋税入库,汴京才有可能发动第二轮攻击。

    种师道这番话不说还好些,这话一说,摆明了河北宋军没有独自击败金军的实力,这一仗能否击败金军还要看虎烈军能否攻克奉圣州逼近居庸关,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虎烈军在居庸关一线牵制燕京的金军主力,河北宋军就不能发动决战。既然如此,那决战就有危险,不如多路进攻。多路进攻虽然导致兵力分散,但同时也迫使金军多路阻截,宋军只有在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