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谁去长安?(第1/3页)  大宋帝国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谁去长安

    童贯的策略从虎烈府的角度来看,是个美丽的陷阱,但从大宋的角度来看,却是维持国祚的一个好办法。

    金军的国策改变了,天下大势也就变了。

    大宋出现了两个皇帝,为了争夺皇权而父子相残,天下大势的变化明显就不利于大宋。

    如果金国的国策变了,虎烈府对形势的判断也就出现了严重错误,但虎烈府已经没办法弥补错误了,而连续两次西征又严重消耗了虎烈府的实力,换句话说,虎烈府即使南下,也不过是给大宋陪葬而已,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金国的国策变了。

    童贯非同于常人,他显然看到了金军这次攻击汴京的后果,那就是金国已经把大宋做为主要目标了,而偏偏在这个时候,大宋出现了两个皇帝,我又把郓王控制在手,此刻无论是汴京和东南之间,汴京和大同之间,大同和西北人之间,都没有信任,都是对立的,整个大宋最强的几股势力无法形成合力,一盘散沙。不难预见,一盘散沙的大宋根本不是金军的对手,而金军的第二次攻击有可能摧毁大宋。

    “大辽是怎么败亡的”李虎看了耶律马哥一眼,苦笑道,“耶律延禧和耶律淳对皇统的争夺给了契丹人致命一击,而就在辽金战争最关键的时刻,耶律延禧和耶律淳分裂了,一个在西京做皇帝,一个在燕京做皇帝,结果没过几个月,大辽就崩溃了。这是血淋淋的教训。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耶律淳没有在燕京称帝,大辽还是统一的,契丹人会在短短时间内败亡吗”

    显然不会,大辽正是因为耶律延禧和耶律淳的分裂,迅速摧毁了国祚。大辽其实不是败亡在女真人手上,而是败亡在契丹人自己手上。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大宋也走到了这一步,这是不是意味着大宋也将因此而崩溃

    “目前形势下,就算我主动向汴京示好,竭尽全力固守大同和太原,汴京会不会指挥勤王大军北上,收复河北和幽燕”

    李虎叹了口气,手指地图上的东南一块,“按照童贯的说法,东南的老皇帝不会给汴京钱粮,也不会给汴京援军,而且还对汴京虎视眈眈,所以汴京即使有心反攻,也没有那个财力,更没有那个胆量,一旦东南的老皇帝乘机率军逼近汴京,内战也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汴京的小皇帝会冒这样巨大的风险吗”

    “汴京不发动反攻,也不会让我的大军进入河北,而我也不想进入河北,因为金国的策略改变了,吴乞买把几十万大军投进幽燕和河北战场,我敢打吗”

    “可以想见,金军在幽燕和河北稍事休息后,马上就会发动第二次攻击。”

    李虎看着帐内的部下们,董小丑等人则一脸凝重。

    金军发动第二次攻击,兵力更多,准备更充分,士气更旺盛,而大宋则分裂,两个皇帝为了争夺皇权自相残杀,这种情况下,汴京还能守住吗就算汴京守住了,山东c淮南c京东c京西还能守住吗金军掳掠而去,满载而归,大宋摇摇欲坠,接下来呢金军还要发动第三次c第四次攻击,连续不停的攻击会把大宋彻底摧毁。

    “如果汴京丢失,宋军防线后撤到江淮一线,那么金军就可以集中力量对付我。”

    李虎手指地图,声音里透出一股无奈,“汴京丢失,从南方到北方的漕运就被彻底切断,我们只能从陕西和河东得到钱粮支援,但金军如果攻克西京洛阳,突破潼关,杀进关中,这条粮道也也保不住了,我们的处境将变得非常艰难。”

    “现在的形势逼得我们无路可走啊。南下汴京,等于挑起内战;收复河北和幽燕,等于自损实力;固守大同和太原,也只不过暂时缓和与汴京的矛盾,无法扭转危局。所以,想来想去,还就童贯的计策可用,先打长安,拿下关中,确保川蜀c荆湖的粮食可以运到陕西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