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老皇帝的如意算盘(第2/3页)  大宋帝国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入“递筒”封印后发递。大宋的递铺是专门的“邮传”机构,其职能是从“驿站”中分出来的。递铺邮传一般有三种方法,急脚c马递和步递,十八里或二十里为一铺。老皇帝下旨,叫淮南c两浙等东南各路送到汴京的递角,全部截住,不得放行,听侯指挥,其实就是不允许东南各地官府向汴京传递任何公文。

    第二,止勤王。老皇帝命令杭c越两将将兵,江东路将兵及逐州不系将兵,及土兵c弓手等,不得集结北上,听候指挥使唤,如已经北上勤王的,则马上返回,也就是不允许东南各地驻军开赴汴京勤王。这时有三千两浙的勤王军队留路过镇江,老皇帝正好没有卫戍军,于是留下做为自己的侍卫亲军了。

    第三,留粮纲,就是不许东南各地向汴京运送包括粮食在内的任何物资,甚至下令,沿江沿淮各处渡口,没有符令,不得渡河,这等于把商贾私运的路都给堵死了。

    这三道圣旨事关重大,它导致汴京无法号令东南,而东南也无法得到汴京的任何指示,很快,京城就会陷入绝境,既缺兵又缺粮,小皇帝难以为继,崩溃在即。汴京崩溃了,老皇帝在东南建立的朝廷就成了大宋的中枢所在,大宋权柄尽在老皇帝的控制之中。

    在老皇帝把汴京逼上绝路的同时,西北的消息更是让汴京惶恐不安。

    太原急报,李虎的大军已经进入麟府,正在向太原急进,而郓王和童贯也从大同返回。这个消息告诉汴京,李虎和郓王c童贯一旦会合,虎烈军必定南下勤王,形势对小皇帝非常不利。

    老皇帝一走,小皇帝就把老皇帝的亲信大臣杀光了。梁师成虽然侥幸多活了几天,但最终没有逃过噩运,在正月底被杀。小皇帝要夺权,要做真正的皇帝,这显然激怒了老皇帝,让他无法忍受,所以才在东南下旨,断绝了汴京的援兵和钱粮。

    老皇帝真正的目的是在东南重建朝廷,牢牢控制大宋权柄,因此,他看到小皇帝反抗,要和他分庭抗礼,必然向郓王和童贯求助,以便南北呼应,对汴京形成夹击之势。不难预见,郓王和李虎的大军很快就要杀到汴京。摆在小皇帝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向老皇帝低头,乖乖听老皇帝的话,要么和老皇帝对抗到底。

    向老皇帝低头,虽然可以挽救大宋,但小皇帝完了,他已经做出了反抗的举动,把老皇帝的亲信大臣都杀了,老皇帝不会放过他,他能保住性命就算不错了,即使活着也是生不如死。这样权衡起来,如其束手就缚,把自己和追随自己的一帮大臣们送上绝路,倒不如破釜沉舟,和老皇帝对抗到底。老皇帝毕竟是太上皇,而且他肯定不敢拿大宋国祚来冒险,尤其在目前形势下,大宋如果分裂,不仅仅是一场灾难,更有可能导致国祚灭绝。

    小皇帝召集李邦彦c吴敏c赵野c唐恪c种师道和李纲等中枢大臣商议。

    老皇帝这种不顾国祚危亡的做法让大臣们很寒心,而且他们现在和小皇帝是一条船上的人,小皇帝倒了,他们一个也跑不掉,所以君臣很齐心,一致决定和老皇帝对抗到底。

    老皇帝到了东南重建朝廷,而且他还有郓王和童贯的帮助,这件事若想解决好,非常难,但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对于汴京来说,当务之急是以最快的速度把金人赶走,为此李纲献计,告诉金人,李虎已经到了太原,他们的后路马上就要被切断了。金人长途奔袭,粮草缺乏,而且河北州县大部分城池都还在大宋手上,所以金军的后路非常不安全,女真人听到这个消息必然撤退。

    “我们再告太原,请李虎尽快出兵河北。李虎到了河北,必然和金军厮杀,争夺河北和幽燕,如此李虎的威胁可暂时缓解。”李纲说道,“陛下守住了汴京,声望有了,功绩有了,军队也有了,随即可以威胁东南,想方设法把太上皇接回汴京。陛下只要控制了太上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