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痛苦的汴京(第1/3页)  大宋帝国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痛苦的汴京

    女真人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但汴京却认为做得还不够,还要给女真人更多的好处,以便让这帮野蛮的强盗乘早滚回东北老家去,这也是汴京在女真人提出具体议和条件的第二天便让副相张邦昌陪同康王赵构到金营做人质的重要原因。

    女真人的条件里除了以宰相c亲王为人质外,还包括金五百万两c银五千万两c绢綵各一百万匹万匹c牛马各万匹,割让太原c中山c河间三镇c尊金帝为伯父。

    这几个条件里,尊金帝为伯父,事关大宋尊严,但汴京不要尊严,愿意接受。

    割让三镇其实包括这三地以北的所有州县,也就是说,宋金两国的边界是以此三镇划分,那么大宋北部只剩下黄河天险,毫不客气地说,大宋事实上就是把河东c河北拱手送给了金国。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接受的条件,但汴京接受了,很爽快的接受了。

    至于金银绢綵牛马,汴京根本不缺,只要几天时间就可以全部送过去。

    汴京为什么要答应这些匪夷所思的条件小皇帝是不是疯了汴京的大臣们是不是失去了理智

    不是,小皇帝的头脑非常清醒,大臣们也很理智,之所以答应这些条件,是因为小皇帝和大臣们要迫不及待地拿到全部权柄,是要让小皇帝牢牢坐稳皇位,是要确保权力和利益得以重新分配。在他们的眼里,皇位c权力和利益要高于大宋的尊严,要远远大于现在被掳掠而去的损失。

    今天的汴京,的确不堪一击,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不管是主战派和主和派,甚至逃跑派,都清楚地知道,汴京守不住。

    当北虏长途奔袭两千里直杀汴京,一路如无人之境,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宋的根基已经动摇了,大宋已经腐朽到了极点,老皇帝主政虽然只有二十多年,但已经把大宋推进了败亡的深渊,谁也无法挽救。

    此时此刻,汴京若想守住,需要什么最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上下齐心的朝廷,就是要号令如一,但老皇帝内禅,避难江南,恰恰摧毁了这个最最致命的要害。

    汴京地理位置不好,燕云一旦丢失,无险可守,这是大宋历任皇帝,包括这一任老皇帝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北伐的重要原因,但北伐事实上失败了,这一点老皇帝清楚,蔡京童贯也清楚,所以老皇帝听说金军要入侵,马上慌了,征询蔡京的意见,而蔡京对时局一清二楚,他毫不犹豫,马上建议皇帝到江南另建朝廷,其实这背后的意思就是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放弃汴京,放弃河北c中原,和北虏隔江对峙,徐图良策。

    蔡京为什么这么悲观他自己做的事,自己酿造的苦果,他当然知道,他知道大宋就是一个空架子,一推就倒。北伐的两战两败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不是大宋的军队数量不足,也不是大宋将士不会打仗,而是大宋的朝廷,从上到下,彻底烂了。

    这一点童贯也清楚,他多年主掌大宋军事,常年在西北鏖战,他事实上已经是一个武人,不过是一个阉帅而已,所以他采取的办法和蔡京截然不一样,他相信只有利用武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宋当前的危机。

    结果,两个斗了二十几年的人,在这个关键时刻,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蔡京的计策对汴京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而童贯的计策相比较而言,远忧大于近虑,暂时对汴京还没有造成致命的威胁。

    小皇帝和大臣们从梁师成的嘴里得知老皇帝要到江南重建朝廷,当即傻了眼。

    江南之地,沃野千里,郡县千百,是大宋经济最发达c财富最丰厚的地区,也是蔡京c童贯和朱勔父子经营最久,根基最深的地区。

    现在清楚了,知道蔡京为什么要先期南下江南,老皇帝为什么要匆忙离开汴京,而高俅为什么遵从老皇帝的圣旨,在正月初五金军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