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我有自信(第1/3页)  大宋帝国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我有自信

    李仁忠既然清醒过来了,谋宁平衍再想糊弄他就不行了。夏军右翼被突破,虽然败局已定,夏军肯定要后撤,但还没到仓惶逃跑的地步,此刻只要谋宁平衍在左翼把虎烈军拖住,凭借仁多保国和李定川丰富的战场指挥经验以及九万擒生军的实力,完全有把握从驼峰战场撤下来。

    “没有我的命令,谁敢后撤”李仁忠勃然大怒,指着谋宁平衍大声吼道,“停止撤退,谁敢后撤,军法从事。”

    谋宁平衍理都不理他,权当他是个疯子。

    “虎烈军从右翼投入主力进行包抄,兵力绝不会超过十万。”李仁忠气急败坏,指着前方厉声叫道,“虎烈军试图突破我两翼,在两翼战场都投入了重兵,但他们还要在驼峰战场投入重兵以阻截我中路主力的突破,由此不难估计此刻正从右翼实施包抄的虎烈军有多少人马。请你相信我,副都统肯定能安全撤下来,只待他撤出河套,我们就与其会合,然后带着十几万大军返回月牙湖。”

    谋宁平衍嗤之以鼻。这是战场,战场要审时度势迅速做出正确的对策,像李仁忠这样的书生坐在朝堂上纸上谈兵绰绰有余,但叫他到前线指挥一场决战纯粹是自掘坟墓。

    “擒生军连日作战,已经尽显疲态,而从套底撤到套口足足有三十里,等到副都统撤到套口,虎烈军早就摆好阵势等着他了。”谋宁平衍不想到了这个时候还背上临阵脱逃的罪名,所以略略想了一下,还是决定把话说清楚,免得自找麻烦,“即使从右翼包抄而来的虎烈军只有五万人,也足以把副都统挡住,半个时辰后,虎烈军中路主力就会从副都统的背后追杀而来。副都统腹背受敌,即使肋生双翅也无法突围了。副都统没有把握突围,当然要固守待援。我们怎么办如果放弃红崖战场去救援,马上就会重蹈副都统的覆辙,也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有一点你说得对,我们还有十几万人,虎烈军即使包围了我们也吃不掉,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没有后援,没有粮草武器了,我们的粮草辎重都放在月牙湖,我们只要被围三天,十几万人马势必崩溃,那时候,不要说突围了,就连我们这几万人马都保不住,你知道吗兴庆府现在还有多少军队三万,只有三万,如果我们不撤回去,兴庆府拿什么戍守黄河天险拿什么护卫京都不要再奢想救出副都统了,也不要再奢望将功折罪了,这一仗我们打败了,这一仗之所以打败不是我们不尽力,也不是将士们消极怠战,更不是都统指挥错误,而是李虎和虎烈军的实力太强了,他们的兵力远远超过我们,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啊。”

    李仁忠拒绝撤离的原因的确是无法承担打败的罪责,所以他想挽救,想将功折罪,但给谋宁平衍这么一说,脑子又乱了,不知道是自己的想法正确还是谋宁平衍说得有理。谋宁平衍趁着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冲着扈从们用力一招手。扈从们一拥而上,拖着他就跑。

    谋宁平衍抬头望向远处,虎烈军已经在河面上架设浮桥,最多两刻之后,数万大军就会一泄而下,留给自己撤退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想到接下来的险恶局势,谋宁平衍无奈长叹,仁多保国和擒生军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无法逃脱被围的命运,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虽然看起来是攻击之策的错误,但实际上却是大夏中枢的决策错误,因为这场决战根本不应该打。事实证明,宰相梁乞申固守京畿的决策是正确的,但现在,夏军还能守住京畿吗

    驼峰战场。

    仁多保国以小部兵力持续攻击,他的目的不是渡河,而是牵制,因此他现在的注意力都在两翼战场。不过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当自己的大军逼近骆驼河,走进套底的时候,战局必定要发生变化,李虎必定要实施围歼之策,所以此刻夏军在两翼战场能否迅速渡河就成为这场决战的关键。骆驼河战场地形非常特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