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全线激战(第1/3页)  大宋帝国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全线激战

    二十四日,双方再战。

    夏军以主力在中路继续推进,虎烈军且战且退。夏军在两翼继续保持攻击,但贺兰山军和灵州军皆徘徊不前。

    李仁忠当夜急召谋宁平衍和阿雅卜,严令两军不惜代价向前攻击,以确保中路主力的安全,避免擒生军形成孤军深入之势。

    二十五日,夏军中路再进五里,而谋宁平衍和阿雅卜也发力猛攻,顺利推进到骆驼河南岸。

    虎烈军三路大军则全线后退。

    二十六日,夏军乘胜攻击,虎烈军顽强抵抗。夏军在三个战场上均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同日,皇帝的特使到了,这是一位身份地位颇高的内侍,名为安抚实为监军。

    同日夜,克夷门守军统帅李安惠急报。攻打克夷门的虎烈军正在撤退,距离克夷门二十里外的红林渡口上,撤退的军队和民伕挤在一起,人山人海。各种迹象表明,虎烈军在骆驼河一线已经支撑不住了。

    李仁忠闻讯大喜,理所当然地下令,明日全军于骆驼河一线发动强攻。两翼要越过骆驼河,中路则要推进到骆驼河南岸,继而向虎烈军发动全面进攻。

    仁多保国明确反对。将士们连日作战,疲惫不堪。大规模的连续攻击导致武器消耗极大,而兴庆府考虑到京畿戍卫和南线即将开始的战事,对北线战场的武器调拨控制较严,尤其是损耗极大的刀枪和弓弩箭支已经严重不足。

    “克夷门方向的敌军正在后撤,李虎的意图很明显,要把那几万军队投到决战战场,这样一来,我们在决战战场上的兵力就没有优势。”仁多保国站在地图前,神色很凝重,“此刻我们的两翼还没有杀过骆驼河,没有在两翼形成突破,而我们中路的主力距离骆驼河不足十里,已经陷入套内。”仁多保国在“几”字形的战场上画了一个圈,“如果李虎有足够的兵力可以调用,他可以乘着我中路主力逼近骆驼河之际,一边阻截我两翼大军渡河,一边从河套两侧向我中路大军的侧翼进行包抄,把我中路大军包围在套内。”仁多保国用力拍拍地图,“李虎决定在骆驼河和我们决战,就是看中了这个地形,就是想把我们的主力围歼在河套,如果我们不能在两翼迅速形成突破,如果我们的中路继续向前推进,必定陷入李虎挖下的陷阱。”

    李仁忠苦叹无语。仁多保国又在老调重弹,到了这个时候了,他还固执已见,非要两翼大军先行突破骆驼河以保护其中路大军主力的安全。

    “连日激战,虎烈军步步后退,甚至从克夷门撤军,这足以表明虎烈军支撑不住了。”李仁忠神情疲惫,看上去心力交瘁,“我们过去曾分析过,李虎的利益在代北,他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实力白白损耗在贺兰山战场,因此,只要我们不惜代价,摆出一副破釜沉舟的决战态势,一往无前的死战,李虎必定心怯。此刻从他的角度来说,避敌锋芒,相机后撤,正是情理之中的事。至于大军士气低迷c将士们体力不足c粮草武器严重短缺等等问题,我们遇到了,李虎也同样遇到了,或许比我们更严峻,所以,我认为这些问题不足以影响明天的攻击。”

    “都统,这是战场,决战战场,不能有丝毫的失误。”仁多保国坚持自己的看法,“如果我们的主力被围在套内,两翼大军又被牵制,我们突围的代价就非常大,这一仗可能会打败。这一仗打败了,我们只有放弃灵c夏,固守京畿,其结果可想而知。”

    “不能停下来,绝对不能停。”李仁忠连连摇手,“两军作战,重在一鼓作气,如果打打停停就是再而衰c三而竭,肯定要贻误战机。”

    仁多保国摇头轻叹,还要再劝。

    “宋军马上就要出动了,我们还有多少时间”李仁忠果断阻止,“李虎为什么把战场选在骆驼河,就是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