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退敌之策(第1/3页)  大宋帝国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退敌之策

    “我不知道。”仁多东光摇摇头,“我现在看不懂这个战局。”

    自从李虎攻占大同,投奔大宋之后,大宋就确立了攻击贺兰山的战略优势,可以两路夹击了,但大同和汴京的关系一直紧张,以虎烈府目前的处境来说,根本没有条件攻打西夏。

    李虎的军队太多,并且是军饷制,代北养不活这么多军队,所以李虎投靠大宋就是为了讨钱养军队,但大宋岂能养虎为患西夏就是前车之鉴,汴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李虎和汴京的矛盾必然紧张。前年大宋西征,李虎打到前套就不打了,后来为了和西夏建盟,无视汴京,直接把前套还给了西夏,这导致大宋不得不放弃李虎,秘密结盟女真人,要联手攻杀代北。

    这些事情李虎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防备,所以李虎没有任何条件打西夏。正因为李虎深处绝境,兴庆府才认为,这次大战是大宋发动的,而李虎为了缓和和大宋的关系,不得不主动出击,一直打到贺兰山。

    这个推测有道理吗李虎凭什么相信汴京,相信女真人,敢置大同的安危于不顾,以主力远征西夏

    现在兴庆府基于自己一厢情愿的估猜,认定大宋发动了西征,但陕西边境的宋军至今没有大规模集结,各种渠道送来的消息也表明,宋军至今没有北上攻击的迹象,整个战局看上去和李察哥的估猜非常近似,这是李虎单方面发动的攻击,主战场的确在北线。

    然而,兴庆府坚持自己的观点,坚持宋军马上就要大规模攻击,坚持把李察哥放在南线战场。

    “南线宋军会不会攻击如果攻击的话,何时攻击”仁多东光说道,“正常情况下,宋军一般选择十月北上攻击,也就是说,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李虎孤军深入,在贺兰山连续攻击三个多月,无论是兵力还是粮草,损耗都极其惊人。更重要的是,他有可能把我们的主力全部吸引到贺兰山以北,这样当宋军突然发动攻击的时候,势如破竹,可以以最快的速度突破灵c夏防线,直逼兴庆府。”

    李安惠听懂了,用力拍拍仁多东光的肩膀,笑着说道:“你的意思是,我们在不违背兴庆府的情况下,说服皇帝,把擒生军调到北线,先行击败李虎,是吗”

    “对,兴庆府这种部署的最终目的是剥夺晋王的兵权,但仗要打,敌人要赶走,如果我们假装顺从兴庆府,公开支持皇帝,绝对遵从皇帝,皇帝也会心领神会,从善如流,接受我们的计策,先行攻打李虎。”

    “这其实就是晋王的计策。”李庆云不满地说道,“你只不过把这个计策装扮了一下,套上了兴庆府的外衣而已,但这样做等于背叛了晋王,一旦北线取胜,晋王的处境就非常艰难。”

    仁多东光无奈摇头,“但如果我们和皇帝对峙下去,和兴庆府针锋相对,这仗怎么打国祚还要不要相比西夏的安危,晋王这点牺牲算什么”

    李庆云脸显怒色,但想到眼前的紧张局势,他把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如今奸佞当道,只能曲线救国了。

    “现在我们不知道大宋会不会出兵,何时出兵,我们唯一能作的就是抢在大宋出兵之前击败李虎,这样当大宋出兵的时候,我们才有足够的兵力南下支援晋王,否则两线作战,我们如何应对兴庆府斗争激烈,大夏此刻内忧外患一起爆发,稍有不慎就是玉石俱焚之祸。我等做为党项人的子孙,岂能置国祚社稷于不顾”

    李庆云垂首不语。李安惠低声轻叹,拍了拍案几,对仁多东光说道:“你马上拟定攻击之策,我急禀兴庆府,请求援军。”

    克夷门到兴庆府三百多里,驿马日夜疾驰,一日内飞抵京都。

    李安惠奏禀,右厢各军正在黄金谷集结,准备迎战敌军,但据探马禀报,敌军数量庞大,总兵力大约在十万到十五万之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