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荒诞(第1/3页)  大宋帝国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章 荒诞

    十一月上,陕西麟延路,延安府。

    折彦直先是接到了李虎的报讯,说河北爆发了饥民叛乱,接着太原大元帅府来书,郓王命令他犒赏前线将士,奋勇杀敌。折彦直立刻意识到,汴京出问题了。李虎没有必要欺骗他,急书相告显然是报警,提醒他不要全力攻击了,要密切关注大元帅府和汴京的最新动向,而郓王突然下令犒赏前线将士,明显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虽然这可以解释为尽快取得战果,但也可以解释为郓王受到了来自汴京的某种压力。

    折彦直西征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西征半途而废的准备,因为汴京不会屈从于虎烈府和西北将门的威胁。这是原则性问题,文官不会让武将侵害自己的利益,更不允许武将干涉朝政,尤其是用武力相威胁。这个头不能开,一旦开了头,让虎烈府和西北将门结合成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又和郓王结成同盟,那将来势必尾大不掉,直接动摇大宋立国的根基,所以汴京的文官们肯定要想办法阻止西征,当然了,让西征大败那就更好了,这反过来可以威胁皇帝,告诉皇帝皇统是国之大事,是皇帝和文官们的事,和武将没有关系,你把武将拉进来,利用武将的力量来钳制和威胁文官,只能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事如愿违。

    果然,事实正如他所料,西征开始两个多月,正好进入到大战关键时刻,汴京出问题了,而且这次问题出得很致命,是饥民暴乱。饥民暴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平叛,要赈济,平叛需要兵力,赈济需要钱粮,那么耗费惊人的西征必须停止,即刻停止。拓边大战和稳定国内比起来,无疑是后者更重要。

    折彦直第一时间书告前线主帅杨可世c种师中c姚平仲c王稟和折可存,马上撤退,乘着粮草充足,大雪未下之际,急速撤退。为了防备西夏人乘机反攻,折彦直要求各军互相配合,同步后撤,不要给敌人任何反击的机会。

    与此同时,折彦直书告大元帅府,说粮草辎重严重不足,前线大军难以为继,请郓王即刻催促汴京,确保西征大战得以继续。其实粮草武器现在都很充足,但折彦直必须找个撤兵的借口,否则无法推托罪责。

    折彦直急书李虎,不要进攻了,屯兵前套,稳守代北,以待时机。他把汴京的事大概预测了一下,认为汴京肯定要把饥民暴乱的责任推给西征,西征的发起者是李虎,推波助澜者是西北将门,汴京势必要趁此机会打击李虎和西北将门,乘着武将还没有形成实质性的足为威胁汴京的力量之前,分化或摧毁这股力量,所以他请李虎务必想出对策,务必把西北军留在陕西,务必阻止汴京分化或者摧毁虎烈府与西北将门之间的联盟。

    虎烈府和西北将门一旦被分化,西北将门首先就要遭到汴京的打击,尤其是折家,因此折彦直使出了浑身解数,要和汴京拼到底了。

    折彦直担心这封信不足以引起李虎的重视,不能让李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随即又书告折可求,请他即刻北上大同,面见李虎,督请李虎马上想办法,否则大家一起完蛋。

    十一月中,汴京。

    汴京处在两难之境,皇帝c宰相和东西两府的大臣们日夜商议,但迟迟拿不出对策。

    现在,河北c山东的饥民都暴乱了,西征如果继续下去,关中极有可能跟着爆发叛乱。

    西北战场上,军需品历来都是靠“支移”解决,所谓支移就是官府以军事需要为名,勒令各州县的农民,把赋税谷物自费送到数百里甚至数千里之外的沿边城镇去缴纳。一般大战开始,各路转运司都要同时调发民伕往西北送粮。从京东c京西运粮到西北,每个民伕送粮六斗,但途中消耗却要四十贯,由此可见耗费之巨,所以军功未成,民力先困,打仗的最终代价是由千千万万百姓来承担。

    河北c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