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 这是阴谋(第1/3页)  大宋帝国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 这是阴谋

    汴京和虎烈府曾有约定,没有汴京的圣旨,虎烈府的军队不允许南下。其后收复幽燕,汴京又修改了这个约定,不允许虎烈府的军队进入幽燕。现在谭稹向李虎求援,可见河北的情况非常危急,如果事态一发不可收拾,他这个宣抚使就算彻底完了,所以情急之下,也顾不了许多了,先向李虎求援,然后再向汴京禀奏。皇帝很信任谭稹,宫中还有梁师成为其说话,虽然这件事有先斩后奏之嫌,但只有平定了叛乱,谭稹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李虎当然不可能派兵南下。他留守大同的军队本来就不多,金国的军队就在鸳鸯泺北部大草原上,时刻威胁大同,他无路如何也不敢调兵南下河北,所以他马上回书谭稹,没有汴京的圣旨,我不能南下,另外虎烈府的主力正在西征,大同镇戍军数量有限,无兵可援。

    接着他急忙书告太原,探听郓王的口气。如果皇帝执意要停止西征,这次西征就算结束了。

    十月中,太原,西北大元帅府。

    郓王接到了皇帝的手诏。皇帝告诉郓王,河北爆发了叛乱,贼势盛大,东西两府要求调用西北军平叛,停止西征。

    东府的理由是,河北之所以爆发叛乱,是因为今年年成不好,先涝后旱,到处闹饥荒,朝廷赈济不力,之所以赈济不力,就是因为西征。北伐已经耗费甚巨,现在又发动西征,大量粮食被送到西北,朝廷拿什么赈济目前除了河北外,京东c淮南一带也在受灾闹饥荒,山东江淮也有可能爆发叛乱。另外,秦凤路大旱,关中灾情严重,也急待赈济。宰相王黼c副相张邦昌因此极力劝谏皇帝,马上停止西征,把粮食调到灾区,遣官赈济。百姓有饭吃了,叛乱自然平息。

    西府的理由是,河北禁军数量有限,在幽燕局势不稳的情况下,其主要任务是镇戍白沟,一则防备郭药师和幽燕军背叛,二则在燕京危急的时候予以援助,所以即使调兵平叛,兵力也远远不够。京畿军队要保护京都,而京东c京西和淮南的军队要集结待命,以防山东c淮南饥民暴乱,这样一来,只能停止西征,紧急调用西北军到河北平叛了。

    皇帝没有用圣旨,而是用手诏征询郓王的意见,可见他也在犹豫,担心大臣们故意夸大叛乱的规模和危害性,迫使西征停止,继而让郓王无法建功立业,阻碍皇帝废嫡立庶。

    郓王看完书信,大为恼火,此刻西征进展顺利,两路大军正在步步推进,汴京却突然传来河北叛乱的消息,要停止西征,这简直是儿戏。西征调集了几十万军队,西征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大宋未来的安危,汴京难道不知道西征和平叛比起来,孰轻孰重,汴京不知道河北军队不够,那京畿c山东c江淮的军队呢从西北调军,几千里路,将士们长途跋涉要两三个月,相反从京畿c山东c江淮等地调兵,十天半月就到了,最迟不过一个多月,为什么一定要从西北调兵还有粮食问题,西北战场的粮食主要来自汴京c四川和荆襄,只有一部分来自江南。江南是大宋产粮最多的地方,江南的粮食足够汴京用来赈济了,但粮食呢各地粮库的粮食都到哪去了

    “这是阴谋,这是汴京的诡计,他们想阻止我收复西陲。”郓王气得面红耳赤,拍案而起,“我不同意,我马上禀奏父皇,我要请父皇看清楚那些小人,他们吃我大宋的肉,喝我大宋的血,这样犹嫌不足,还想吞噬我大宋的国祚。”

    “殿下,请冷静一点”宇文虚中心知肚明,这次真的不是汴京的阴谋,而是二十年来汴京实施的一系列国策所导致的深重的积弊和矛盾终于爆发了。

    自皇帝主政以来,二十年里,先是搞了个元佑党人案,把实施新政的对手全部打倒了,接着又在实施新政的同时开始了西征,试图收复西陲实现历代先皇的梦想,但西北的事还没有搞定,又开始筹划北伐了。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