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五章 皇帝的赌注(第2/3页)  大宋帝国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这个攻击之策出发,皇帝需要辽东义军尽快南下占据平州路,以威胁燕京,消耗辽军,并与宋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同时,为了确保大宋有足够时间展开北伐,夺取燕京,皇帝要求义军必须在中京战场做好两件事,一是牵制中京c上京方向地辽军兵力,二是挡住女真人,不要让女真人进入中京道,以免金军趁火打劫。

    黄涉有些晕。

    皇帝要求的回报太高了,辽东义军根本做不到。十万军队既要在幽燕厮杀,又要在中京攻战,还要挡住女真人,这等于把辽金两国的兵力全部拖住,以义军目前的实力,根本做不到。

    黄涉忍不住想问,那宋军干什么宋军几十万人马就打个燕京这个便宜捡得也未免太舒服了吧把危险都推给辽东义军,把好处都留给自己,这算计滴水不漏啊。

    黄涉不敢表露出丝毫的不满和疑问,把胸口拍得“啪啪”响,“陛下放心,到明年冬天之前,义军一定在辽东创造出陛下所需要的局面。”

    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事,但黄涉不管,他是来空手套白狼的,只要把粮食和武器搞到手,帮助义军暂时度过难关,不要说配合宋军北伐了,你就是让我夺下燕京送给你,我也会信誓旦旦地答应。

    皇帝心情非常好,也授了黄涉的官,龙图阁直学士,这是个加官。从三品,荣誉性的虚衔,以示尊宠。另外还给了不少赏赐。

    黄涉欢天喜地,心花怒放。首发

    “你们明天就离京。”皇帝雷厉风行,说做就做,“尽快到锦州宣旨,叫李爱卿即刻南下攻击。”

    三人跪地领旨。黄涉本来还想在汴京转一转,领略一下中国之繁华,谁知大门都没出,又要回辽东了。遗憾啦。谁知皇帝决意北伐,此事正好解了皇帝的心结,顺了他的心意,结果一帆风顺。

    赵良嗣要把这件事急告童贯,所以他先行回去写信,顺便收拾行装。

    马扩则应黄涉地要求,带着他在汴京城转转。马车刚刚驶出皇城。内侍匆忙追上传旨。皇帝急召马扩。

    两人顿时紧张起来,不知道出了什么变故。黄涉更是惶恐不安,担心一番努力尽数泡汤。

    皇帝正在伏案疾书。马扩跪拜之后,他招招手,示意马扩走到案几前面来。

    “你听说过李纲这个人吗”皇帝问道。马扩点点头,很疑惑,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

    李纲是政和二年的进士,初始在镇江府学任教授,因为上书支持北伐,被皇帝破格擢升为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到了汴京后。李纲逐渐看清楚了形势,想法也变了,虽然依旧支持北伐,但同时也认为时机不好。年初,金国使者来京,朝堂上对北伐之事争论激烈,李纲说了一句惊人的话。

    赵良嗣的平燕之计。完全正确。但关键问题是,赵良嗣在一个错误地时间。一个错误地地点,向一个错误的皇帝和一帮错误地宰执大臣,献出了一个正确地策略,于是,北伐之策非常自然地变成了一个错误的决策,它错尽c错绝c错到了家,错得完全离谱了。

    这句话得罪了皇帝,不过李纲是主战派,也是皇帝一手提拔的,而且这句话明显带有泄愤的意思,所以皇帝宽宏大量,一笑置之。

    这句话也得罪了蔡京c童贯和高俅等一帮宰执大臣。李纲是监察御史,是谏官,他或许不敢指责皇帝,但这些宰执,他没有不敢骂的。结果不言而喻,仅仅过了数天,他就被罢去了谏官之职,降为员外郎,拿俸薪混日子。混日子你就好好混,安分守己一点,他偏偏犯倔,管闲事,继续上奏,说蔡京c童贯等人行奸固权,钳制天子,培植亲信,广布党羽,铲除异己,祸国殃民,导致大宋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这下事情闹大了,官职一降再降,最后被贬谪为监南剑州沙县税务。

    李纲被打趴下了,马上就有人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